-
2018-04-21
-
2018-04-20
-
2018-04-19
-
院系学代会维权作用发挥情况调查及对策分析————基于对东北某高校二级学院的
2018-04-19
-
2018-04-18
更新时间:2018-04-18浏览:次评论: 条
2018-04-21
2018-04-20
2018-04-19
院系学代会维权作用发挥情况调查及对策分析————基于对东北某高校二级学院的
2018-04-19
2018-04-18
【基金项目】: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教改项目《校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16JB09)
张闯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西桂林 541004)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儒家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开幕式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1]党和国家对青年寄予了厚望,未来中国看青年,中国青年看教育。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心就是立德树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离不开中华文化的土壤。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与思政课堂现状
1.自我中心主义盛行,缺乏社会责任感
大学生一般处于青年初期和青年中期,属于认知能力和智力的全盛时期。经历了初中、高中的标准化、规范化学习之后,在这一阶段个性得到释放和发展。认识自我即自我意识更加清晰,突出表现为对“我是谁?”“我的目标是什么?”“我为什么上大学?”等诸如此类自我探寻问题的思考。大学生面临着“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分化”、“‘我是谁’的困惑”和“自我同一性的确立”的心理问题。[3]当代的大学生由于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多重原因,形成了个性突出的人格特质,喜欢与人比较缺又容易在比较中迷失自我或过分自我,在人际交往中,难免以自我为中心,忽略身边人的感受。在课堂上的讨论与随机提问可以看出,大学生考虑更多的是能否得到眼前的物质利益的满足,而非长远的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群体利益的实现,缺乏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担当。
2.理想信念不明确,信仰缺失与多元化并存
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更需要树立远大理想。现实中,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理想信念不明确和信仰缺失的情况,抱负水平与个人能力不一致。一部分学生在大学之前就没有树立理想信念或对自我期望值较低,另一部分学生满怀憧憬与期待进入了大学校园,却发现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很大差距,走入另一个极端,渐渐融入俗流。如今国家大局稳定,社会思潮纷涌,历史虚无主义盛行,导致大学生的信仰缺失与多元化并存。
3.知行矛盾,实践能力偏弱
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与生活实践,理论知识丰富,“纸上谈兵”的能力强于动手实践的能力。高校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普遍存在,大学生实践经验不足,能力偏弱,读书多,操作少,对社会实际了解停留于表象,难以形成深入系统的思考。高校学科体系的设置虽然不断提高社会实践的比重,却碍于资金、师资、实践平台等诸多因素,不能全部实现,甚至省略实践环节。而大学生“眼高手低”的现实,致使其理论与实践之间距离更大。
4.价值取向多元化,道德认知不足
大学生正经历着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心理调适,价值观人生观还处于形成过程中。在人生价值目标的定位方面,大学生普遍追求事业、爱情、健康和家庭,但也存在重义言利和不耻言利而轻视理想追求的现象。在人生价值评价方面,大学生的认识比较模糊,具有矛盾性和双重性。在人生态度方面,存在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不一致的现象。在认识价值手段与途径方面,大学生在具有求真务实和团队精神的同时,也有着合作意识与个人奋斗的矛盾心理,一方面心系国家,另一方面又在抉择之时倾向于个人利益。[4]
5. 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松散,教学效果不佳
很多大学生认为思政课与本专业无关,是不需要学习的多余课程,上课的时候应付了事,甚至旷课,学生们普遍抱着考试不挂科的心态参与课堂,无法认识到思政课程对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导向作用,即便是课堂上教师再三强调,仍然收效甚微。学生上课注意力分散,讲过的内容转瞬即忘,甚至没有经过学生的大脑。思政课中涉及到哲学、政治经济学等较专业的内容时,学生难以掌握,很多学生因此选择得过且过。思政教师对课堂松散的管理和枯燥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提不起兴趣,各自为营。课堂上,纵使三令五申,玩手机游戏者有之,看网络小说者有之,使用聊天工具者有之,学习其他科目者有之。如今,通过手机,学生面临的诱惑越来越多,思政课争取学生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的成因分析
1.市场经济和不良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冲击
在经济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传统的观念、思想受到随经济大潮而来的西方功利主义文化的强烈冲击,市场经济在带来竞争原则、等价交换原则、正当利益原则的规则引领的同时,由于其本身具有的自发性、盲目性所带来严重的反面效应:利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一切向钱看”、心理失衡、拜金主义等。集体主义、大局意识淡薄,追逐眼前利益,缺乏长远规划的现象随处可见。一些西方国家坚持不懈地进行文化渗透、意识形态渗透、价值观的渗透的同时,不良社会思潮如历史虚无主义、文化保守主义、消费主义、新自由主义、实用主义思潮等纷纷涌现,否定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否认中华民族的抗战史、否认革命英雄的声音也越来越大。
2.高校教育对大学生文化培养的缺失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高校为了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学年制的教学管理体系转化为学分制和弹性学制,面对“学生来源广,家庭状况差异、城乡差异、地区差异、年龄差异更加明显”的大学生群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然保持形式单调、内容僵化、针对性不足的水平,重科研轻教学的教师评价机制使高校和教师对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投入力度不足。人才和高校的评价标准也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滞后。高校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招聘高级人才的同时忽略了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和校园文化的建设,这是高校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知甚少是原因之一,影响着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
3.现代媒体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介入
现代媒体,尤其是由互联网的发展而形成的新媒体、自媒体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宏大的保罗万万象的平台,具有不稳定性、不可控性和自由性,在带给大学生们开阔的校外天地的同时也承载着大量的负面信息。一些西方国家利用网络推行他们的和平演变策略,宣传历史虚无主义,通过某些公知分子传播反党反政府的所谓的新言论。传播主体人人化、传播途径多元化导致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权威的消解。传播信息海量化、传播内容庞杂化容易导致大学生价值观趋向的紊乱。传播方式个性化和传播表达自我化容易使大学生的价值标准发生扭曲。[5]大学生接受信息的主要渠道和实物媒介主要有两种,一是电脑,二是手机。通过这两样几乎是与他们朝夕相伴的媒介,大学生获取互联网上的信息更加便捷。现在高校中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课堂低头率越来越高,而低头的学生所关注的都是手机,所专注的内容主要有:手机游戏、聊天工具、微平台、在线小说。现代媒体是个“双刃剑”,在给信息传递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高校学生的思想健康发展带来了不确定因素。
习总书记说:“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 [7] 然而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也需要从文化着手。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必须立足于中华文明的根本,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源营养。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启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丰富的人才培养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开平民教育之先河,孔子及其弟子和传人关于教育的思想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1.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全面发展的当代大学生
孔子倡导“六艺之教”,即礼、乐、射、御、书、术,培养弟子全面发展,同时根据学生所长不同,设立德行、言辞、等学科。其中同时当代大学生之所以沉迷于手机与电子游戏,这与他们兴趣单调,业余生活枯燥有很大关系。学生在学校需要扎实专业基础,走上工作岗位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综合素质,更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过硬的意志品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人性格的塑造,性情的涵养和意志品质的锤炼方面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在课堂上及课间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民族音乐以及诗歌、茶道等的介绍。
2.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价值,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大学生
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大学生,一方面需要文化的充实,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选读等科目作为必修科目,办专题文化讲座;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文化的力量,开展相关社团活动、学生活动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个人道德的表述有: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等,这些道德规范约束着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灵,也刻入了每个中国人的记忆深处,数千年的积淀成为了华夏儿女的集体潜意识。每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不管能不能写出、讲清这些道理,都在心中坚持这样的道德标准,浸润在生活的点点滴滴,并代代相传。当代的青年,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对中华文化产生了质疑,甚至排斥,而对于经典研读的缺失,导致了很少有人能够正确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对文化的传承和大学生的培养都是不利的。
首先,教师要以自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修养带动学生、影响学生。其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授课内容相结合,在案例中,多运用中国故事,传达中国精神。第三,推荐相关书目,让学生阅读,使学生一方面正确认识西方文化,防止精神殖民,另一方面重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3.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基因,培养心怀家国、有情有义的新时代大学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智慧,更饱含深情。有“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的山水之情;有“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夫妻之情;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父母之情;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报国之情;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赴死之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古便为中国读书人的终身报复,这种家国情怀成为民族存续,代代相传,纵使遭遇外侮仍能自强奋发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华文化素来重视生命,然而为了“情义”,可以舍弃最宝贵的生命,只为留有人间最宝贵的真情。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正需要心怀家国,有情有义的大学生。在课堂中,讲好中国故事,以优秀历史人物的事迹激励、鼓舞新时代大学生,奋发向上,敢为人先,让新时代大学生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流砥柱。
参考文献:
家长常问,什么方法能使英语入门级学员迅速背完小学800、初中1600、高中3500英语词汇,掌握住单词的拼读、释义、词性、用法? 奇
发布时间:2020-05-08 浏览:107次 评论:条
良好的特训效果均受广大学员及家长、权威英语教育专家、英语培训同行的一致赞誉,享誉K12英语教育界,将奇速英语“7天(36小时—4
发布时间:2020-05-07 浏览:206次 评论:条
全书就是一个精彩纷呈的故事(24个小故事连载)。故事主人翁是男女两个中学生,他们一会儿上太空,一会儿下深海,一会儿穿越古代,
发布时间:2020-05-07 浏览:191次 评论:条
2020夏天的成都(奇速英语)。从这里重启你或孩子的英语高效学习的梦想!选择一周(7天)的时间,沉浸式体验奇速英语高效学习法单词
发布时间:2020-05-07 浏览:189次 评论: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