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杂志社官网 咨询电话:15198177376  投稿邮箱:jyjzzs@126.com 

区域文化背景下南昌高校创业教育研究

更新时间:2018-02-23浏览:评论: 条

  李爱珍 廖上桂

  (豫章师范学院 江西南昌 330103)

  关键词:区域文化;创新创业;创业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政治经济形势的变革,结构性就业矛盾日显突出,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就业择业理念上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他们不再局限于到事业单位或大中型企业供职一生,部分大学生更愿意组团创业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因此,高校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必须根据市场经济发展导向和大学生的需求进行深化改革,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以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创业成功。而植根于社会深层的文化在教育中发挥着无限的潜能,影响并支配着大学生的社会行为及创业主体活动,因此,开拓有效的创业教育路径必须在区域文化基础上,由政府、高校、企业共同创设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提炼有特色的创业精神,培育有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优秀人才。

  一、南昌区域文化概述

  南昌地处长江中下游,鄱阳湖西南岸,赣江之滨,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东南经济区相毗邻,承东启西,纵贯南北[1];同时南昌以传统的佛、释、儒、道家文化为基础,结合现代红色革命文化的传承与发扬[2],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

  (一)南昌区域文化的优势

  1.包容性。文化的包容性主要体现在文化的多样性与多元性并存。南昌是省会城市,有着天然的政治、经济、文化优势,吸引了多省市、多民族人口聚居于此,这些外来人口在生活生产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将其独有的文化因子融入到区域文化中,长期以来,南昌区域文化在这种多元性、多样化的文化碰撞中,呈现出积极的包容性。

  2.开放性。而文化的包容性也体现了文化的开放性,从历史上讲,南昌区域文化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并不透彻,人们的思想相对开放,比较容易接受外来文化;且南昌襟江带湖,四通八达,她以开放的姿态体现了人文历史情怀和气势,在中国文化的传播、传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南昌区域文化发展开创了良好的出路。

  3.开拓创新性。南昌是一座伟大的英雄城市,八一起义在这里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其领导人开拓性的走了前人没走过的路、干了前人没做过的事,体现了敢为人先的英雄胆识与气魄。同时,在整个起义过程中完成了中国革命史上的四大转变,更是彰显了八一起义的开拓创新、敢于担当、不怕牺牲的独有精神[3],且这种精神影响着南昌方方面面的发展,成了南昌区域文化独有的基因。

  (二)南昌区域文化的不足

  1.缺乏商业意识。南昌山区较多,自然环境特殊,传统上经济发展以资源型工农业为主,特别是改革开放初期,与发达地区相比,南昌人民对市场经济了解不足,竞争意识缺乏,排斥新兴产业,小农意识和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了商业发展模式和速度。

  2.缺乏规则意识。南昌区域文化历来重义轻利,有商机找熟人、有问题找亲属,在市场经济中这种非正式的社会关系可以减少交易成本,但不利于形成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制度结构和市场预期,使之缺乏契约精神和规则意识,抑制了人们的创业热情和追逐合理利益的本能。

  3.官本位思想严重。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官本位的思想依然在民众中盛行,不少人认为只有进事业单位、考公务员才有社会地位,才能光宗耀祖,开展创新创造性的活动被认为不务正业,这种思想严重影响了市场经济秩序,无法形成积极的创业氛围,阻碍了大学生创业激情。

  (三)南昌区域文化对高校创业教育的影响

  如上所述,南昌区域文化有其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同时南昌文化的包容性、开放性和开拓创新精神,也为高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形成有南昌区域文化特色的高校创业教育模式提供了独特的发展思路。另一方面,南昌区域文化对高校创业教育也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受传统文化及计划经济不良因子的影响,人们的思想相对保守,市场经济的规则意识、商业意识有待完善,导致高校创业教育缺乏良好的外部环境,限制了大学生的创业激情。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品味南昌区域文化的内涵,汲取其精髓,在了解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有效改善其发展模式。

  二、区域文化背景下南昌高校创业教育现状

  (一)创业教育缺乏科际整合

  高校创业教育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相关课题立项统计和各级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均可证明,创业教育涉及法学、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学、文化学、计算机等十余个学科。[4]而从调查来看,当前南昌高校创业教育主要通过四种形式进行:一是在商学院中进行较为系统的专业式培养;二是在就业指导课中增设创业教育专题;三是利用课余时间对个别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四是聘请相关专家开展专题讲座。以上多是蜻蜓点水式的教育形式,在各学科、各专业的教学中缺乏对学生进行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创业的学科基础和专业支撑,这种与学科专业完全相脱离的创业教育形式很难让大学生在创业实践中取得成功。因此,高校必须认识到,创业教育不是单纯的对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是要通过浓厚的文化氛围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教化。

  (二)创业教育功利主义倾向严重

  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高校的创业教育,并为此提供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目的在于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国创业教育并非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而更多的是源于社会的就业压力。而且不少高校在迎接上级部门检查时为了办学突出特色,往往拿“创业率”、“创业典型”来说事,并将其作为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主要表现为:一是给院系下指标、给老师压担子,促使更多的学生加入创业大军;二是注重创业园建设,指导学生创办小微企业,以培养“速成式”企业家和企业[5];三是鼓励在校大学生离校创业,学生在尚未学习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的背景下过早的走向社会,不仅荒废了学业,创业梦想也难以实现。因此,高校的这种创业教育几乎等同于以解决就业为目的的一种培训,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和创业精神的渗透,背离了教育部提出创业初衷,显示出极大的功利主义色彩。

  (三)创业教育缺乏完善的教育资源

  完善的创业教育资源和实践环境是彰显创业教育时代性、系统性和有效性的重要保证。从高校内部来看创业教育资源还比较薄弱,一是师资力量不够专业。理论上讲,创业教育应该由实践经验比较丰富的专业人士来承担,但多数高校的创业课程由就业指导老师担任,且就业指导老师多由辅导员或其他科任老师兼任,他们缺乏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多属纸上谈兵。二是创业教育教材不够规范。当前,各高校开展创业教育主要依托《大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一个章节来进行,尚未有比较权威的专门教材供学生参考。三是创业教育财力、物力投入不足。受多方因素的影响,多数高校创业教育实训场地不达标,教学设备设施缺乏,教育现代化程度较低,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四是,缺乏对外交流的平台和实践基地。创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以致用,走向创业实践,但多数学校创业教育仅由就业指导部门和几位任课教师与个别有创业意向的学生互动,全校上下并未形成创业教育的联动机制,共同努力开辟校内外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条件。

  (四)创业教育缺乏良好的文化环境支持

  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创业教育仍然需要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影响和支持。现实中,一是高校创业教育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中,在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对创业教育的渗透不足,如创业政策宣传不到位,创新创业活动较少,涉及面较窄,实效性较差,学生对创业活动不熟悉、不了解。 二是受传统文化影响,人们的观念比较保守,缺乏创新意识和冒险精神,特别是家庭,多数家长希望孩子能够从事比较稳定的职业,不太支持孩子创新创业,以上因素均不利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

  三、区域文化背景下南昌高校创业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改革创业教育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彰显南昌区域文化特色

  传统的与学科专业相脱离的创业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因此,创业教育应立足于全覆盖、分层次、差异化三个基点进行改革,创建“一体两翼”的创业教育教学模式[6]。首先,加强创业教育的科际整合。创业教育不能仅仅通过几课时的创业通识课来完成,还要根据学生的专业特色和个性特点,将南昌开放、包容的文化特点融入各学科,对所有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有针对性的引导,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其次,对少数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开展个性化的指导。应社会发展需求,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以提高国民的创业素质,但事实上,只有少数学生走上创业之路,高校创业教育要举全校及区域优势资源,对学生开展个别指导,提升他们的实战能力。第三,将商学院的专业性创业教育优势资源向其他专业拓展,使创业教育走向“专业性”和“全校性”互动并行的发展模式。最后,完善创业教育评价体系。创业教育不能仅仅从“创业率”、“创业典型” 这些功利性的要素进行简单的评价,一方面,要对教学的时数、方法、质量和校内外的实践效果进行评价;另一方面,要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情况和毕业后的创业情况进行追踪,进行全方面和长期性的验证。

  (二)优化区域性创业教育资源,展示南昌区域文化的竞争力

  区域文化是一个地域的核心竞争力,有其自身独特的遗传代码,在政治、经济、教育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校创业教育在学习国内外先进理念和优秀成果的同时要充分挖掘区域文化的优势资源,将其融入高校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首先,编制有区域特色的校本教材。各高校应该从培养方案着手,根据培养目标提炼南昌区域文化的精髓,将南昌独特的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红色文化因子融入课程建设中,注重创业知识和精神的养成,并将其作为创业教育的重要元素巩固下来,形成有南昌特色的育人模式。其次,将创业教育改为“基础+专业”的授课形式,渗透到每一门课程、每一个年级,通过理论课程的洗礼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坚定学生的创业决心。第三,建设有区域文化特色的互联网+创业教育网络平台,选拔优秀的专业教师向学生宣传创业政策,传授创业教育知识,解答创业教育难题,并适时邀请南昌有影响的创业者与学生互动,让学生了解创业的程序、步骤,创业道路上经常遇到的难题以及解决办法,为学生创业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充分彰显创业教育的地方特色。最后,加强与南昌创业园区、知名企业的互动与交流,让学生在实践性教学中学习创业知识,体验创业过程,提高学生的创业成功率。

  (三)创设良好的创业教育环境,发挥南昌优势文化的引领作用

  一方面,高校作为创业教育的主战场要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激发创业教育的激情。各高校要根据自身办学特色通过多种途径对创业教育政策进行宣传,成立创业教育工作室,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组织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大赛活动,邀请知名校友或企业家为学生做专题讲座,加强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建设,同时,高校还要设立专项资金为创业教育提供物力支持,从方方面面影响学生的发展。另一方面,创业教育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有力支持。政府要通过挖掘南昌区域文化的优势,树立创业模范,在民众中广泛宣传,让人们认识到创业教育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获取家庭和社区的支持,同时政府还要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便利条件,鼓励企业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实践平台,从思想和行动上支持大学生积极创业。

  参考文献:

  [1]南昌市简介[EB/OL]. http://www.114huoche.com/zhengfu_NanChang, 2009-05-19.

  [2]高翔.南昌市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基于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的比较分析[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5:20.

  [3] 周根保.八一南昌起义领导人与“八一精神” [EB/OL].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314/21/29796438_636905146.shtml,2017-03-14.

  [4]王占仁.“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116.

  [5]李晓凤.浅议区域文化背景下的高校创业教育[J].经济研究导刊,2013(29):87.

  [6]王占仁.“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6.

    奇速优客
    奇速优客
    奇速思维导图
    奇速中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