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杂志社官网 咨询电话:15198177376  投稿邮箱:jyjzzs@126.com 

“产出导向法”指导下以“地方文化”为内容依托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

更新时间:2017-10-26浏览:评论: 条

  本文所在项目:1 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项目名称:“产出导向”理论指导下以“地方文化”为内容依托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7SCG226。

  2 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名称:POA理论视阙下大学生地方文化英语产出能力研究——以杭州市为例,项目编号:M17JC020。

  作者简介: 卢双双 (1984年12月-),女,汉族,浙江省杭州人,讲师,方向: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杭州 310015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地方文化;驱动;促成;评价

  “产出导向法”指导下以地方文化为内容依托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

  1. 研究背景

  新世纪以来,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和深入,大学英语教学也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改革,尽管改革取得了很多成效,却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一方面,目前我们的大学英语课堂存在“重输入轻输出”,“知识”与“应用”严重失衡的现象;在实际大学英语实践中,学生仍然惯性地接受“英语知识”, “输出能力”仍然很薄弱!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中国文化和地方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欠缺(宋伊雯,肖龙福 2009; 肖龙福,肖笛,李岚,宋伊雯 2010等)。这种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地方特色文化的失能,不利于中国走向国际舞台,不利于扩大对外文化交流,不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笔者认为目前大学英语课堂存在的“产出能力弱”、“中国文化失语症”(丛丛 2000)的问题是困扰大学英语教学多年的顽固性问题,但是经过多轮的课堂教学改革仍然未能根除,应该成为新一轮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问题去面对和解决!

  2.理论框架

  “产出导向法”是外语教育专家文秋芳教授(2015)基于中国大学外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所构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外语教学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涵盖三个构成部分,即教学理念、教学假设和教学流程。教学理念主要强调“学习中心说”,“学用一体说”和“全人教育说”;教学假设涵盖“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和“选择性学习”;教学流程由“驱动”、“促成”和“评价”三个阶段构成。

  3.“产出导向法”指导下以“地方文化”为内容依托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

  笔者以为“产出导向法”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方法正是解决当前大学生英语产出能力弱和本族语文化失语现象一剂良药。可以说“产出导向法”为文化教学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理论指导,而以“地方文化”为内容依托的大学英语教学则丰富了“产出导向法”的实践内容!本研究尝试探讨如何在“产出导向法”指导下设计以地方文化为内容依托的大学英语教学,以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地方文化英语产出能力。

  3.1 驱动

  本项目将“输出驱动”作为教学流程第一步。根据“产出导向法”,“驱动”包括3个环节。第一个环节要求教师向学生呈现具有“真实性”、“可能性”的交际场景,同时对学生的认知和语言水平具有一定“挑战性”。这个阶段教师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准备、寻找、设计和呈现合适的情景。笔者设计过的场景包括假设学生是G20会议志愿者,如何向外宾传递杭州代表性文化。又譬如假设学生在跨境电商企业工作,主要面向国外销售杭州特产,包括丝绸织品、特色伞、特色茶等,如何设计有效的宣传手册来推销这些地方特产。

  第二个环节“学生尝试”,即让学生在没有提供输入性材料的帮助下尝试完成交际任务,目的是让他们内心产生一种学习的压力和动力。使他们可以重视和认真对待输入材料,提高输入效率!

  在第三个环节“教师说明教学目标和产出任务”中,教师要向学生清楚地说明“交际目标”和“语言目标”,使学生在阅读、选择和利用输入材料的时候目标更明确!由于目前科技的发达,整个“驱动”环节作者结合了“翻转课堂”,通过教师录制视频、音频等方式提前于课外布置于学生,让学生自主地完成,以便课堂内有更多的时间“产出”。

  3.2促成

  根据“产出导向法”,“输入促成”是课堂教学的第二步骤,具体包含3个主要环节。第一个环节“子任务的描述”指的是教师将产出任务解刨成一个个“子任务”,便于学生完成。譬如为了帮助学生完成上述的宣传册任务,我将这个任务分解成杭州丝绸历史综述、杭州丝绸制品特征展示、杭州丝绸市场定位等等,最后让学生形成一个杭州丝绸制品的宣传标识,制作对外宣传手册。

  第二个环节“选择性学习”即教师帮助学生根据产出子任务的要求在输入材料中选择需要的内容、观点、语言词汇、语言结构、篇章结构等等来完成产出任务。这里的重点和难点是输入材料必须能够为输出提供恰当的语言材料和知识内容。然而现实中,教师需要为一项产出任务提供多种输入材料,每一种输入材料只有部分能够用于产出任务。譬如作者为了使学生能够完成宣传手册任务,从教材、相关杭州旅游英语书籍、杂志、网站等多渠道向学生提供输入材料。

  第三个环节“产出练习”即学生在“选择性学习”的基础上用英语产出地方文化。这一环节需要教师对产出的学生和产出的受众都提出要求,确保学生在有效的环境下练习产出。作者每一次对课堂产出活动都会提出明确的要求,譬如口语展示从内容、发音、词汇多样性、语法精确性、衔接性与连贯性等多方面规定明确清晰的评判,同时要求展示者在产出的过程中写下关键词、听众在展示者的产出完成后需要评价打分。通过实践作者认为这个机制可以较有效地推动产出的过程。

  3.3评价

  “产出导向法”认为“评价”是促使学生认真完成任务的必要机制,如果没有合理的评价制度,任务成效如何不得而知。“放羊式”的产出无法真正提高学生输出质量。根据“产出导向法”,“评价”分为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

  即时评价主要体现在教学流程第二步骤“促成”中,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选择使用输入材料的过程中,要实时地反馈指导学生合理地使用输入材料中提供的内容、语言词汇、语言结构等等,以确保学生真正将所学用于实践;作者在实施这一过程之初由教师来担任这一评价角色,逐渐放手由学生共同承担。延时评价是对学生完成子任务之后进一步完成总任务的评价。延时评价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整个任务的完成情况,但是由于英语教学时间相当宝贵,作者通常抽取1-2个小组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作者在任务评价环节感触最深的一点是评价必须具有针对性,区别性,可操作性强,才能真正有效地作用于学生。

  4.教学结果讨论

  4.1 教学效果

  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产出导向法”与地方文化的结合给大学英语课堂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首先,这次尝试改革了现有的以输入性、接受性知识为主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目标,转变成以“输出”、“产出”为主的课堂教学目标。教学效果以“产出”的质量来检验。

  其次,本次教学尝试将教学方式由目前的“导入-课文-输出”改革为“驱动-促成-评价”,以“输出”为驱动,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兴趣;以“输入”来促成学生“产出”,更好地发挥了教师引领的作用,并扭转了“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最后,以“评价”来保障保学生有效地利用输入,高质量地产出。

  最后,本次教学实践将评价的重心由评价学生的“英语知识”转变为评价学生的“英语产出”。评价方式由单一的书面、闭卷等形式的“知识型”考核转变为形式多样的、书面结合口头汇报的、可以真正检验学生产出能力的形式。

  从学生的课堂表现、产出成绩和自我反馈三个方面,笔者发现本次英语教学尝试取得了比较不错的教学效果。

  4.2 问题与建议

  通过本次课堂教学实践,笔者也发现了“产出导向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第一、“驱动”任务的设计很难满足所有学生的认知和语言水平;部分学生觉得挑战性太大,容易产生放弃的念头。第二、“输入促成”阶段,教师投入的工作时间和精力极大,但是有时候输入比较零散,导致碎片式输入方式,并且很难与现有教材平衡,所以针对性的教材编写十分重要。第三、师生共同“评价”对学生是一种很大的挑战,同时要求学生的自律性;有的时候会出现比较费事低效的场面和学生抱团互粉的情况。

  5. 小结

  本次教学实践以“产出导向法”为理论依据,以“地方文化”为内容依托,构建以培养学生英语地方文化产出能力为目标的“有效输出型”教学模式。通过本次教学实践,笔者发现“产出导向法”是解决当代大学生本族语地方文化英语产出弱的有效实践模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本次教学实践模式没有任何问题,如何更有效地“驱动”学生,编写和利用更合理的“输入”材料以“促成”是现阶段和下阶段笔者在进一步的教学实践中需要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从 丛.2000.“中国文化失语”: 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 [N]. 光明日报.

  宋伊雯,肖龙福.2009.大学英语教学“中国文化失语”现状调查 [J]. 中国外语,( 6 ): 88-92.

  文秋芳.2015.构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4):387-398.

  肖龙福,肖笛,李岚,宋伊雯.2010.我国高校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状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1):39-47.

    奇速优客
    奇速优客
    奇速思维导图
    奇速中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