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杂志社官网 咨询电话:15198177376  投稿邮箱:jyjzzs@126.com 

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用”和“不用”

更新时间:2017-09-01浏览:评论: 条

  徐亚琴

  【摘要】现代教学中多媒体已经成为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之一,这种集合文字、画面、图像、视频等方式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给语文课堂增添了新的活力与生命。它以鲜活的画面以及形象使学生和文本更完美地接近,并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有了积极的学习动机,主动参与到文本学习之中,使课堂中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到最大。但值得注意的是,多媒体绝不是只能作为电视播放式的画面使用在课堂之上,这样单纯的观赏画面式的应用,就局限了学生思维火花的迸射,同时也让语文课堂上少了体会、品味语文的语言之美,与语文的教学目标就会背道而驰了。所以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用”还是“不用”,应根据实际需要而决定。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思维;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具有非常显著的教学效果,能使课堂教学更加形象和直接,整个课堂的容量更大,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学生在兴趣中学习,极大地促进了学生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发散思维,快速而高效地解决课堂上学生遇到的难题,教学目标中的重难点容易突破,课堂结构得以优化。多媒体的使用对引导学生自我创造、调动学生实践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语文课堂使用多媒体教学具有自身的优势。

  如教学《青海高原一株柳》,因为很多孩子根本没去过青海高原,从未领略过那种“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的悲壮苍凉的意境。为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导入新课时,老师通过多媒体把青海高原那辽阔苍茫的景致一下子推到学生面前,在略哀伤的抒情音乐声中,孩子们面对画面上出现的“广袤无垠、青草覆盖的原野,寸草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峰,深邃的蓝天和凝滞的云团”,心头肯定会和作者陈忠实一样弥漫起古典边塞诗词的悲壮和苍凉。他们眼盯屏幕,完全沉浸在那悲壮苍凉的青海高原的意境之中了。这时画面一转,青海高原一株柳展示在画面之中。这株柳树高大粗壮,枝繁叶茂的形象完全不同于江南水乡河边那婀娜多姿、风情万种的柳树。树干和枝叶呈现出了独特的坚硬和粗实,正如文中陈忠实所描写的:“叶子如此之绿,绿得苍郁,绿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寒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铸。”当展示完后,学生情绪高涨,学习兴趣盎然,心中产生一系列的问题,求知欲大大增强。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确实,古往今来,无数事实证明兴趣能引导、激发、推进人的探求欲,从而让人主动探索,主动学习,去摘取成功的果子。古有孔丘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心理学家拉扎勒斯说:“兴趣比智力更能促进学生勤奋学习。”由此可见,兴趣对于学生学习新知是多么的重要。课堂上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形象性、鲜活性和高效性等特点,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沉浸其中,从而促使学生乐学、爱学、好学,当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体的这个特点克服了传统教学中一支粉笔、一本书上完一堂课的枯燥弊端,用形象、直观、生动的方式使学生学得快、学得懂、学得透彻,收到“寓教于乐”的理想教学境界。

  虽然多媒体教学比传统教学更有优势,但作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种辅助手段,在实际的教学应用之中也容易出现过度依赖多媒体的问题。此种情况,用不如不用。有次听一节市级语文公开课,教师教学的是被誉为“学界泰斗”的季羡林老先生的散文《夹竹桃》。季老的这篇文章是让学生品味其散文语言特点“质朴不失典雅,率真而不乏睿智”,可是教学中教师把近一半的时间放在夹竹桃的花色图片以及月下花影的欣赏之中,其可能认为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季老先生爱夹竹桃之美,殊不知文中描写夹竹桃具有可贵韧性的语言是多么的质朴和典雅啊!这才是语文课堂上真正的珠玉所在,是需要老师让学生多多品读、多多体会,并熟读成诵的精华所在。如果只是注重用多媒体展示夹竹桃的外形之美,那么想一想我们语文教学的目标,其核心是让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所以,这节课的主要媒介只能是季老先生文中传统的语言文字。这样的一节课,让我们的课堂失去了书声琅琅,失去了品味语言之美,失去了语文教学的目标。多媒体在课堂上的运用可以营造氛围,可以唤起学生的情感,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但是绝不能用优美的画面这种虚拟的想象代替课文中文字描述的意境。这种品味文本之美需要学生静下心来在课文的语言描写中去寻觅,去探求,而不是在浮光掠影的多媒体演示中潇洒走一回。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不流于形式,止于肤浅和庸俗。

  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上,多媒体用还是不用?笔者以為,语文教学有其自身的规律,语言文字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语文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传统的朗读、品味、体会文字描写来实现。所以语文教学中制作多媒体课件时,不能一味追求直观、动感、趣味、演示性等。教学大纲规定: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其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文学作品吸引人的地方,正是因为文字有广阔的思维空间,正如名言所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人物、情节等的展示过于形象直观,那必然是缩小学生想象的空间,束缚他们的思维,不但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也不符合文学作品欣赏的规律。像“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这样的古诗中包含的诗意也是只可让学生意会,不可用画面来体现出来的啊。文字引发的想象空间是无比巨大的,它如浩瀚的宇宙,无法用简单的画面来禁锢学生的思维。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还是要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所以语文课堂一定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从而使学生品味作品的深邃意蕴和内在美,逐步提高文学素养。

  总之,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只是教师课堂教学中的辅助教学手段,它虽然有其无法替代的特点和独特的功能,但是如果认为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必须要有多媒体的辅助,甚至有的老师为了上一堂公开课,把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做课件上,并为了表现文本中的文本美而在所做的课件中运用大量的图片,在学生思考问题时配以背景音乐,这是把课堂当影院,引导学生进行影视欣赏,失去了语文的语文味。多媒体教学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发扬传统教学的精华,扬长避短,正确运用。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为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而决定用还是不用。

    奇速优客
    奇速优客
    奇速思维导图
    奇速中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