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杂志社官网 咨询电话:15198177376  投稿邮箱:jyjzzs@126.com 

试析高校学术委员会的性质及其运行

更新时间:2017-03-21浏览:评论: 条

  1.杨丽萍2. 普荣

  1.2.云南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丽江 674100)

  摘要:高校学术委员实施至今,已经是高校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但是,在各项高校管理体系不完善并且没有取得相关进展的情况下,学术委员会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所以在高校学术委员会的建设上,仍然存在着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本文就高校学术委员会的性质以及对存在问题的运行方法进行相关分析。

  关键词:学术委员会;性质;存在问题;运行方法

  目前,我国高校学术委员会的建立还不是很完善,一些学术和非学术的差异还不是很清楚。例如,在机构设置上太“行政化”,在权力分配上过于将学术委员会管理和学校管理弄混,人员上的组合形式过于单一化,致使真正的学者发挥不了作用;在操作上,学术讨论的结果需经行政审批,否则不能使用,使得学术委员会的运行无法保障,在高校无法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为此,本文从分析高校学术委员会的性质出发,发现问题并探讨学术委员会的运行方法【1】。

  一、高校学术委员会的性质及含义

  高校学术委员会并不是随着高校一开始就出现,而是在1999年提出,在2014年才正式引进的,今天才成为的高校重要部分。在一些西方国家,高校学术委员会都由教授以上级别的人组成的,主要对学术事务行使管理、决策和审计的权力,因此西方高校的学术委员会在高校中起到特别重要的作用,甚至夸张到如果没有学术委员会,高校就开办不下去的程度,甚至在管理上没有了方向。由此可见,对于高校来说,学术委员会就是整个高校的中心,教学科研工作都围绕其进行。就我国社会的发展而言,21世纪初只有部分的高校创建了学术委员会,但2014年的3月,教育部正式发布《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明确各高校均需要建立学术委员会并作为学校最高学术机构,拥有统筹行使制定学术、商讨学术、做学术研究等等与学术有关的职权【2】。但我国和西方国家完全不同,西方国家更注重天然的发展,所以其学术委员会的成立并不受制于当地的法律,他们传承自治的传统,不受外界干扰,也就是说,他们自成一个体系,拥有自主权。学术委员会具有自发性,都是自己校内自己发展建立起来的。但我国学术委员会却完全相反,虽然有自主创建的案例,但是我国以遵纪守法为主,任何事情都必须具有合法性,所以之前建立的学术委员会并没有发挥多少作用。可以说,我国的学术委员会完全是促发性的。所谓促发性就是其一,高校学术委员会必须具有和发行,经过法律和教育部确定才能成立;其二,学术委员会的职责是有限定的,任何学术都需要在社会环境和法律的监督下进行;其三,学术委员会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取决于自己的能力,更多取决于改革的推进程度;最后,学术委员会要想真正发挥它的作用,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高校内外的领导和学术委员自身联合起来进行长期的探索。

  二、高校学术委员会现存的问题

  (一)我国高校学术委员会的制度保障不完善

  高校作为学术委员会的机构所在,无论社会如何变化发展,无法改变学术追求的本质。都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所以高校学术委员会的研究、决策等等都是在制度的框架中完成的。无论是学术还是行政,各高校都有自己要遵守的规章制度。但由于我国法律对关于学术委员会的建立确定的比较晚,关于其制度的相关规定比较欠缺,甚至很多高校没有相关的制度,导致在学术委员会的实施上无规可循,使得学术讨论中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无法发挥出一定的能效【3】。另外,因为学术委员会没有完善的制度,导致教授学者们在学术委员会的管理参与得不到保障,对一些不正确或者没得到证实的学术问题给不出正确解释,致使很多高校学术委员会被当成了咨询机构,解决不了任何学术问题。虽然,2014年我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但没有明确学术委员会在高校的地位以及具体的保障制度,导致实施过程中其学术权力及作用得不到发挥。

  (二)我国高校学术委员会的组成不合理

  学术委员会健全的组成是学术权力能够有效运行的保障,但是目前高校的学术委员会的组建太单一,而单一的组织就像一个小组只有一个组长,其他都是组员一样,这种组建方法使得委员会中的人员都不清楚自己的职责,导致在学术探讨上显得特别复杂或者独断,而且组织不健全也导致一些学术的讨论也无法进行下去,或者学术实施过程中,因为职责不明确产生冲突,使得学术委员会无法管理好日常工作【4】。学术委员会大部分都是由相关研究领域里德高望重的教授专家组成,但是,教授专家毕竟不是遍地都是、随处可见,这些人才比较稀有,委员里部分是行政人员,甚至一些教授专家身兼两职,因此行政决策权就代替了学术权。另外,还有一些高校也是有普通的教授参与其中,但是所居的位置不高,因此没有太大的决策权,这种现象不利于学术委员会的运行。所以,在学术委员会的委员的分配上,应当多借鉴国外的组合方式,注重高校这一个整体。因为高校还包含了普通的授课教师和学生,而且他们人数上占优势,但是他们不能参加到学术委员会,也不具有决策能力。那么,学术委员会除了委员们的意见建议,在做出决策之前,应广泛听取师生的特别是教师的意见建议,这样能更有效的处理好日常管理工作,促进学校发展。

  (三)我国高校学术委员会的职权不清

  随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改革,教授治学越发重要,在学术管理上也占据重要位置。当前,高校学术委员会的职权不清,明显的是行政上的干涉比较严重,使得一些学术事务的落实不是出自学术委员会的决策,导致学术委员会的管理没法科学化和民主化,因此在学术的执行上存在一定的不足,其中职权分布不清就是最大的问题。我国各大高校的学术委员会不像西方院校的都比较注重民主,其学术委员大多数时候都能充分行使学术权力,这样西方国家高校的学术发展能够取得重大的进步。但我国高校学术委员仍然是行政权力占据主要的地位,学术权力变成了辅助地位,即使经由学术委员会审议通过的学术事项,也要经过校长办公会决定。因此很多时候学术事务的决定权还是行政权力,不利于高校学术委员会的运行和发展。

  三、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

  (一)运行机制的必要性

  如今社会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对高校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我国各大高校也与世界接轨产生了越来越多的交换生,使得我国高校提升整体的教育水平势在必行。这样,完善高校学术委员会的运行机制,提高我国高校学术委员会的管理水平也迫在眉睫。这就要求我国高校在与西方院校进行学术交流时,学术委员会应积极吸取西方院校学术委员会良好的运行机制,结合我国高校的特点,“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改革我国高校学术委员会的运行机制,这是教育国际化的必然趋势,也能使我高校学术委员会运行机制更加完善【5】。

  (二)改善运行机制的客观环境

  我国高校管理实行校长负责制,这显示了校长的行政地位,同时确立了行政在我国高校学术中的地位。虽然有些高校确立了校长联系而不是分管学术委员会的制度,以充分体现教授治学,并且有利于高校学术问题的研究。但我国的普遍现象是高校学术委员会一般都离不开学校党政的监督,并且学术事务的最高决策权仍然在行政比如校长办公会,这种现象符合我国的国情,同时也符合当今我国高校的内在属性。这种以行政决策权力为主的运行方式,虽然某种程度上有利于高校的统筹管理,但容易产生分歧,也没有将“党委领导,校长行政,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社会参与”的高校管理体制落到实处。然而,西方国家的高校,往往都以学术委员会的权力作为决策权,比较民主,有利于学术交流、创新和发展【6】。我国高校的学术委员会的运行环境现状是,进行学术问题探讨和咨询,学术事务的初步审议评定,职称申报人选的初步推荐,实际学术事务的决策权仍然在学校行政。但是高校学术委员会仍然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当中,不论怎样,学术委员会应当明确自己及其每位委员的职责,尽力改善其运行机制的客观环境,保证整个团队的高效地发挥作用。

  (三)建立运行机制的制度保障

  在上文中提到我国高校学术委员会目前还没有完善的运行规章制度,所以在学术问题的管理实施上缺乏统一决策,比较随意,影响了各大高校的内部和外部交流,适应不了外界社会的快速变化。由此可见,只有建立完善的运行规章制度,才能确保学校学术权力的有效实施。除此之外,还应该建立监督团体。就目前的国情来说,只有建立民主的监督团体,才能确保校长负责制的运行,同时也才能建立有效的高校学术委员会的规章制度,保证学术委员会发挥应有的职能。

  (四)保证运行机制的人员构成

  高校学术委员会应该大多由教授和专家组成,但我国高校的现状是学校里的高职称人员基本上都担任着行政职务,比如系主任。虽然《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里规定了担任行政职务的高职称人员在学术委员会里所占比例, 但系主任也有政治权力。虽然有的高校校长作为成员参加到学术委员会,在各种审议评定等会议中校长的意见还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针对这样的情况,有些高校聘请了校外专家作为特邀委员参与评议评审。有些学校校长参加评议评审会,也是末尾发言表态,尽量避免校长的意见建议影响学术委员会的决策。有些高校将审议评审活动公开进行,欢迎教师旁听,以体现评审评议活动的公开、公正、透明,这样,最大程度保证高校每个成员的利益,加强了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增加了他们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机会,以此扩大了教师的学术发展空间以及提高了他们参与学术讨论的热情【7】。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校学术委员会的运行是我国高校但前最为关注的话题。对于目前我国高校的学术委员会而言,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改善运行机制的客观环境,建立制度保障,强化委员组合减少单一化,使全校师生能够参与讨论,才能真正发挥高校学术委员会的作用,提升学术的发展空间,为高校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张继明.论高校学术本位的基本内涵及其规定性[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4,05:112-115.

  [2]姚利民,綦珊珊.论高校教学的学术性[J].高等理科教育,2005,06:55-58.

  [3]汤智,李小年.高校基层学术组织运行机制:国外模式及其借鉴[J].教育研究,2015,06:136-144.

  [4]游玉佩,李桂平.利益、精英和信任:高校学术系统运行的框架分析[J].高校教育科学,2015,05:34-39.

  [5]艾景娟.学术委员会与学术评议会运行机制的比较研究[D].东南高校,2015.

  [6]李霞.我国高校学术委员会制度研究[D].西南高校,2012.

  [7]董向宇.我国高校学术委员会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高校,2015.

  作者简介:

  一作:杨丽萍(1967年2月),女,回族,研究生,云南永胜人,现为丽江师专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方向:英语教育,旅游教育,教学管理。

  二作:普荣(1984年6月),男,彝族,研究生,云南楚雄人,现为丽江师专副教授、学术委员会秘书长。研究方向:旅游管理、物流管理。

    奇速优客
    奇速优客
    奇速思维导图
    奇速中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