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杂志社官网 咨询电话:15198177376  投稿邮箱:jyjzzs@126.com 

研讨为主的互助式教学创新模式改革初探

更新时间:2016-09-20浏览:评论: 条

  陈 茜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理学院,湖南长沙 410004)

  关键词:大学数学、研讨式教学 讲授法与启发式教学

  在教学中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之一,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大学数学而言,本身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和枯燥性,加上大学授课节奏快、学习风气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使得大学数学整体教学质量不理想。面对这一局面,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文化素养,显然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亟需探索的方面之一。

  一、研讨式教学概述

  研讨式教学法源于早期的德国大学,德文称为Seminar,是一种具有教学和科研双重作用的课程教学模式,现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高校中的一种主要教学方法。研讨式教学是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以学生为学习活动主体,教师协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各种途径查找并阅览相关问题的资料,分组研究、讨论、探索,组织学生撰写讲稿,课堂讨论讲解,最后提出解决问题办法、总结学习经验,交流体会心得的教学方式。研讨式教学把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转变成为 “主动猎取知识”的主体,教师在教学全程中参与其中“导演”整个研讨主题,不仅传授教学知识,更系统地传授学习方法。这种教学不仅是思想、理念上的更新,更是教学方法和模式上的更新,是一种具有教学和科研双重作用的课程教学模式[1]。

  二、研讨式教学在大学数学教学的实施

  现如今,众多国外学者就研讨式教学进行了研究探索和实施。但诸多文献多注重文科类课程中的研讨教学,如郭汉民教授把“五步”研讨式教学应用在历史专业课程教学中[2],我国教育学家魏书生在语文教学中总结出研讨式”六步 “教学法等。根据多年大学数学主干课程的教学实践,结合自身的课堂教学经验,在此探讨一下研讨式教学在理工类数学课程中的教学实施过程,具体分五步进行:

  1、课前调研

  对数学课程中的内容进行研讨式教学需要事前对学生数学成绩、学习动机、个人特长和兴趣等方面进行调研。教师在课前了解学生的状况一方面能促进师生间的交流,增强师生的情感交流,另一方面能为有的放矢地为确定研讨主题、规划研讨学时、合理确定学生研讨小组等方面提供依据背景。

  2、制定教学计划

  制定教学计划是研讨式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它关乎整个教学任务的完成程度与教学质量。首先需要教师和学生课前都准备充分和精心组织。任课教师需研究课程教学内容,根据课时要求思考制定研讨方案。主要包括确定研讨题目、参考资料、研讨任务和目标、课时分配、合理分组、研讨式教学设备、相关图书资料等。学生需要与组中成员互相沟通交流,在教师指导下预习相关章节内容。

  3、确定研讨主题,学生分组

  研讨式主题选择本课程中适合研讨的内容。研讨主题要紧扣教

  学大纲,基础理论和知识等已经确定的内容并不适合进行研讨,主题要突出教学难点和重点,其难易程度要促进小组成员协同合作攻坚克难为宜,确保研讨教学需要达到的目标。

  考虑到学生数学基础功、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兴趣特长、性

  格等方面的差异,我们一般保持5人左右一组。这种不同层次的学生搭配分组,有利于同学间互帮互助、优劣互补。

  4、教师指导查阅资料,撰写讲稿,

  在小组查阅资料之前,教师要对研讨主题方向做出阐述,明确讨论专题的意义和大致讨论范围,让学生知道研讨的目的和要点。同时,指定相关参考资料,指导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方法收集信息,启发学生从若干渠道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小组成员的自学能力。

  在查找资料对研讨主题内容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小组成员可

  组内各抒己见相互交流。随后小组团队分工协作,整理、互补、校正研讨主题信息,撰写研讨讲稿。在此期间教师要经常与学生沟通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研讨成果进行检查和指导,给予小组成员一定的帮助和鼓励。

  5、课堂讲解,答疑解惑

  课堂讲评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学生发言时尽量要符合数学学科的特点,语言简单干练,逻辑思维清晰严密。同时,教师要把学生在研讨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给出指导讲评从中概括出实质性的观点,进而做出较高学术水平的讲授。往往,教师全面总结研讨主题,尤其研讨方法、知识点的重点理解等,会使研讨主题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正面评价各小组的研讨过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对整个教学能起到促进作用。

  从整个教学过程看,研讨式教学显然能激发班级的学习热情,驱动学生的学习动机,能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思维独立性,增强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能够更好地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功,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及综合创新能力。一次成功的的研讨学习过程能增强学生的数学科研探索意识、自我风采展示意识,利于班级形成学习数学的浓厚氛围,能增强学生自我认知和肯定的自信心。同时,研讨式教学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口头表达能力,其学习经验和心得亦有助于日后的论文写作。

  二、研讨式教学的不足之处

  研讨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对传统教学的大幅度改革,其教学过程缓慢,需投入更多的课时量。但大学数学基础课程的课时均出现缩减现象,如《线性代数》课程课时一般为32学时或48学时,如果整个课程的知识点都采用研讨式教学,势必会影响教学计划及教学任务。另外,大学数学大班制授课是普遍现象,学生人员的增多也为研讨式教学的进行带来了难度。如出现如何合理分组、研讨专题需兼顾专业不同等问题。最后,研讨教学主题的确定不宜偏难。在课时一定的前提下,研讨主题偏难往往会拖延教学过程,不利于学生稳固知识点,在课堂讨论中还容易出现偏题、跑题、学生对重难点问题纠缠不清,各执己见的局面。

  四、大学数学教学中研讨式教学与其他教学方法的巧妙结合

  1、以讲授法辅助研讨式教学,有效解决课时、大班制问题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运用讲授法,教师可以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论证,生动形象的描绘、陈述、启发诱导地设疑、解疑,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为全面系统的知识[3]。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讲授法有着其他教学方法所不具备的特点和优越性。针对大班制教学及课时紧缩的情况,讲授法能面向全体学生授课。教师使用专业的数学术语及富有感染力的肢体语言,能使学生在聆听时的思维与教师基本保持一致,这能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大量、系统地掌握数学基本理论,快捷有效地掌握学习方法,利于系统化地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空间感知等能力。

  这显然能弥补研讨式教学对课时增多、进度缓慢的需求。因此在研讨式教学实施之前,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规划讲授法与研讨教学及与之相匹配的教学课时。

  基于讲授法和研讨教学的有益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取“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教学方式。近些年国内高校也开始了这种授课方式的尝试。如中国科技大学于1999 年开始将这一理念在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大小班结合教学促进了教学方式的改变,小班教学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课堂学习由教师讲授型转向师生互动型,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此种教学安排最直接的效果是参与主体间的交流更为便利、充分和深入,进而促使双方共同成长和进步[4]。

  2、 以启发式教学辅助,有效解决疑难、重点教学内容

  启发式教学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根据教学内容特点、遵循教

  育教学基本规律,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5] 。启发式教学主张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重视疑难问题的启发诱导,旨在实现由导而学进而思的教学辩证统一思想。其与研讨式教学有相似之处,在遇到问题时由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探索问题所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驱动学生解惑心理需求,最终达到解惑的教学目的。在研讨式教学实施中,对重难点研讨,有时难免出现偏题、离题现象,此时就需要用启发式教学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因势利导,将问题的中心转回到与研讨主题相关的部分,启发学生抓住问题的实质,破解难点和重点教学内容;同时也可能会出现学生就难、重点问题各执己见,争执不休的局面,这主要是学生想理解知识却理解不透彻,想表达却又不能完整表达,想解惑又能力不足的原因所致。此时教师若能对学生进行点拨,启发学生在强烈探究意识下追溯问题的来源,则必能使学生在顿悟同时亦少走弯路。

  研讨式教学体现了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教师为学生的学而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应教师的导而发挥主动性,遵循了教与学相统一的规律。研讨教学中因机而宜地融合讲授法和启发式教学能破解研讨式教学的不足之处,是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解决教学难点和把握课堂节奏,有效节制教学课时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茜. 提升研讨能力的大学数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6(15):138-139.

  [2]郭汉民.探索研讨式教学的若干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2): 108-111.

  [3]李秉德.教学论.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4]朱红,马莉萍,熊煜. “大班研讨、小班研讨”教学模式效果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6(1):42-47.

  [5]张忠华. 回归启发式教学的本真[J]. 中国高等教育,2008(22):21-22.

  作者:陈茜(1976-),女,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理学院数学教研室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奇速优客
    奇速优客
    奇速思维导图
    奇速中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