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杂志社官网 咨询电话:15198177376  投稿邮箱:jyjzzs@126.com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探析

更新时间:2016-05-24浏览:评论: 条

  内江广播电视大学 四川内江 641000

  全部作者名: 1, 周波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前言:近年来,为了适应社会发展,我国对数学教学改革逐渐由应试教育转移到素质教育上来。且众多教育学者也踊跃参与到教学研究进程当中,为我国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理念、新方法。在此过程中不仅能够突破原有教学模式单一、局限性缺陷,且能够强调学生在教学中占据的主体地位,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当前各所学校都加大了对教学模式的改革,以此来提升自身教学水平。本文将高校数学课堂教学作为研究对象,立足于新理念、新方法,探讨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对策。

  1、当代大学生特点分析

  现阶段,高校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其综合素质高低直接决定国家生存及发展。大学生身心正处于发展阶段,且受到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影响,大学生思想前卫、对新鲜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加之多数大学生多为90后,家中的独生子女,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转型阶段,大学生能够认识到社会竞争的激烈,且为自身未来发展做出了规划[1]。因此他们不再接受传统教学模式填鸭式、固化式教学模式的约束,尤其是对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深恶痛疾,他迫切需要从传统教学模式解脱出来,加入更多新鲜元素,简单来说,应进一步拓展教学内容,拓展学生视野,以此来提升自身创新能力。

  2、高校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不可否认,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我国高校数学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为我国数学教学体系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支持。但是时代在进步,高校数学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也日渐暴露。具体来说:

  教学内容不完善。一直以来,高校数学教学内容并没有及时更新,与社会需求相分离。教学内容中,过多的传统数学知识,缺少新鲜元素,使得学生常常感到枯燥、无聊,且数学教学内容更多的是集中在理论知识方面,缺少实践应用,违背了教学学以致用理念。另外,高校数学教学中,教师授课模式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将教材为中心,照本宣科,师生之间缺乏交流和沟通,课堂氛围过于沉闷,难以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及热情[2]。长期传统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的学生创新思维,且不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在生活中遇到问题,不会采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可见,加强对我国高校数学教学的改革非常必要,既是专业人才培养需求,也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

  3、高校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对策

  针对上文提到的高校数学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课堂教学实效性、可操作性两个方面入手,具体来说:

  3.1革新教学理念

  素质教育明确要求学生既要掌握数学公式、概念等基础知识,还需要学会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不同于其他学科,数学教育自身兼顾精神与素质双重要求,经过数学知识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形成较强的逻辑思维,还具备钻研精神,为日后深入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主导者,应革新自身传统教学观念,不应局限于数学公式、概念当中,应将理论与实践有机整合到一起。如将数学中的建模思维方法引入到数学教学当中,引导和鼓励学生正确解题思路,使得学生逐渐形成创新思维[3]。另外,还可以传授逻辑分析法,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能够将数学致使与其他学科知识有机整合到一起。将教学重点放在学习方法上,从而强化学生数学解题思路。

  3.2多元教学方法

  一般来说,教师常常将自身视为主角,强调自身在课堂教学中占据的主导地位,将知识点传授给学生,使得题型中的例子也如出一辙,难以有效激发学生兴趣,造成学生并未掌握合理的学习方法。现如今,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师生之间并未构建良好的关系,过于依赖课堂笔记,效果不够明显,即便遇到问题,也不愿意向教师讨教。长此以往,陷入了恶性循环[4]。因此教师应采取多元教学方式和方法,结合相关教学内容,构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为师生良好沟通提供平台,促使学生能够在遇到问题时,寻求教师的帮助,让教师给予自己点拨。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消除学生内心存在的消极情绪,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3.3渗透情感教育

  情感作为人与人之间的纽带,教师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激发学生兴趣,从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入手,将时事引入到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索数学奥秘,从而促进学生产生强烈的数学学习动力。受到认知能力、基础知识掌握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存在一定差别。所以教师要坚持因材施教原则,给予学生更多关心,帮助学生,及时给予学生表扬和鼓励,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4]。如果在教学中,学生出现错误,教师更多的是发挥指导作用,不要一味否定学生,而是通过引导,促使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逐渐探索出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进而培养对数学学科的感情。

  3.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高校数学教学大纲明确要求教师应结合学科特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后续深入学习提供支持。因此新时期下,教师在教学中,应带领学生进行预习、学习及复习等活动,逐渐内化学生学习意识[5]。不同于初级阶段数学知识,高校数学知识难度更大,课前预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基础知识,且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另外,教师还应采取课堂提问的方式,启迪学生思维,促使学生带着问题探索知识,按照知识发展规律,逐渐形成数学知识体系。而针对课后复习而言,教师可以与学生借助信息技术,在微信、论坛等平台上对问题展开讨论,学生之间可以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形成良性循环,从而夯实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形成自身的解题思维。

  3.5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高校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非常重要。由于高校教学具有课时的影响,难以达到教学目标。尤其一些学生要参与考研,需要自主学习[6]。基于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坚持循序渐进原则,从简单的知识入手,增强学生自我学习意识,传授自主学习方法等,如任务、问题驱动方法;或者在网络上收集学习资源,参与到微课学习活动当中,与广大学子共同探讨数学问题,在实践中,形成更强的问题解决能力。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拓展学生视野,还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性。

  结论:根据上文所述,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数学教学改革成为必然。在教学中,教师应明确认识到数学改革的必要性,树立现代教学理念,坚持与时俱进原则,在教学中,能够主动调整自身教学方式和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数学高效课堂。同时,教师还应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在遇到问题时,利用自身所学解决问题,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从而促进我国高校数学教学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小光,姜乐,成青松.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对我国高校数学教学的启示[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3):88-90.

  [2]李继成,赵小艳,张彦云.顺应在线教育发展趋势举办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J].大学数学,2015,(05):40-42.

  [3]苗志金.以现代教学理念为导向的高校数学教学探析——以五步教学法为例[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6):52-53+62.

  [4]罗静彦.多媒体在高校数学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07):68-69.

  [5]任全红.高中理科数学教学与高校工科数学教学衔接对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2):116-118.

  [6]柳洁冰,张海燕.关于高校数学教学中开展分层教学的探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5):178.

    奇速优客
    奇速优客
    奇速思维导图
    奇速中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