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4-21
-
2018-04-20
-
2018-04-19
-
院系学代会维权作用发挥情况调查及对策分析————基于对东北某高校二级学院的
2018-04-19
-
2018-04-18
更新时间:2016-05-06浏览:次评论: 条
2018-04-21
2018-04-20
2018-04-19
院系学代会维权作用发挥情况调查及对策分析————基于对东北某高校二级学院的
2018-04-19
2018-04-18
纪晓峰
黄河科技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0
关键词:纪录片 创作 课程 教学
一、整合课程要素
纵观国内纪录片创作课堂,多数高校在教学方式、课程理念、教学工具上都采用了符合时代脉络的课程教学。但课堂的主体的定位依然沿袭传统的教师主导模式,课堂各要素呈现松散趋势。教学力的效果呈现在学生之上,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亦是主导者。而在至今的《纪录片创作》课堂中,课堂的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主导,通过向学生传授知识完成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目标、传授知识、学习方式、评价成果等课堂各要素被教师分散于课堂教学各时期。虽然各要素表面上是以学生为中心,但其控制权却完全被教师掌控,使学生处于被动局面,从而影响学生课堂参与感,降低教学质量。
课堂主体意识的觉醒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整合课程要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找出兴趣点。如,可运用讨论法、实践法等教学方式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习积极性。整合课程要素要将教学方法、教学任务等各要素聚合,在确保学生主体性前提下,将各要素有目的性分配在课堂教学各时期,以最优化的方式将要素与学生学习状态相结合,促进学生学习。根据学生积极性将课程目标在适当时机提出、根据学生基础合理选择知识深度、根据学生构成制定相应教学计划等将各要素以服务学生为目的进行整合。
不单要将课堂的表面上的普遍要素进行整合,也要对纪录片创作课堂所拥有的个性要素进行整合。随着数字化的发展,影视艺术的技术要素占据的课堂比重越来越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艺术与技术两者之间的失衡。在《纪录片创作》的课堂改革中在适应时代潮流的时刻,加强两者的结合,使彼此依存。通过运用视频资料、互联网、多媒体设备、拍摄工具等多样技术要素,充分将其在意识上进行聚合基础上分配至课堂各个学习时期,在各阶段从学生的视、听等多感官营造良好的氛围。在优化技术要素配置时,应以艺术为其依存主体。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也如艺术和技术要素一般,对两者的联系进行加强,使两者归属于同一目标体系中。理论与实践教学以同一目标进行展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彼此分离现象。国内纪录片创作课堂教学的理论存在几年不变的情况,而在实践活动中,同学成为主体下,其操作过程却欲结合时代脉络,从而导致课堂理论的指导意义缺失。《纪录片创作》课堂是创造类课程,操作能力是教学核心,技术与实践是实现教学成果的通道,但艺术与理论却是教学效果的质量保障。以提高学生专业能力为目标下,聚合纪录片创作个性要素,同时整合课堂普遍因素,各要素有机与课堂主体相结合,使教学力最优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个性化培养
课堂教学方法的高效性,常被各研究者所提及,亦被教育者所追求。然而大多数教学方式却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为目的,而对学生本体个性却并不于关注。常见的“单项传输”方式通过以最少时间教授最多知识的方法教学,在注重记忆力的学科中有短时间内有一定的成效,对于学生信息的消化效果却并不理想。“讨论法”、“实践法”等应用型教学方式在纪录片创作课堂中亦常被使用,学生对于所教授知识也有着相应程度的吸收。对专门针对学科性知识而进行的教学在学生将来对社会的适应性上弱于应用型教学进行的知识传授。
教学方式上的差异制约了其所取得的成效,而教学目标的相异也决定了教学方式应当适应性改变。在人数较多的班级中采取“集体讲授法”,即用较短的时间统一传输相同的较多的知识,这种教学方式虽然被广泛使用,但教学内容被学生被动性接受的后果是遗忘速度也较快。且在此种教学方式下,学生被教师“统一化”认定全体学生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等学习能力的各个方面都有着统一的标准线,在这一标准上进行教学,而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讨论法”则是学生的积极主动的学习知识,有利于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并对于讨论的主要内容深入理解且印象深刻。次教学方式如能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参与感,将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也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自己所感兴趣的知识点进行深入学习,从而培养出具有个性化的学生。“实践法”使得学生亲身体验、参与其中,“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实践经验。这一方法如今被大部分高校所追捧,在纪录片创作课堂上也是运用较多的方法,然而在一些课堂却存在使用过度导致“职业化”的现象。“职业化”是指过度倾向于实践性、实用性,使学生倾向于走捷径,牵绊于利益中,而降低了作品中艺术性及其质量,从而使课堂教学迎合学生追求利益,轻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纪录片创作》课程是一门系统的学科,理论知识的积累以及技术上的训练都是为了其后创作的开展,更加注重于素材的积聚,因此教师应为学生树立生活中积累素材的观念。
通过对教学方式的剖析,可以发现以下两点趋势:一是以授课老师为核心,教师传授为主要方法的教学方式,如“集体讲授法”;二是以学生为核心,学生积极能动学习为主要方法的教学方式,如“实践法”与“讨论法”。高校教学可以吸收美国大学的教育方法,以学生自身的能力、诉求以及兴趣点,综合理论与实践进行统筹协调,实施重视学生个性化的应用型教学,以满足学生在多方面、多方向、多层次发展的需求,这既是学生的发展需要,亦是高校的努力方向。
三、参与评价
《纪录片创作》的教学课程主要采用课堂上的理论传输、课外的实地拍摄以及实训基地的观摩实习的方式,期末学生成绩的评定主要依据完成作品的内容、质量。这样的教学方式教师虽然可以顺畅的完成教授计划及教学要求,但却无法辨别是否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作品的创作、规划、拍摄及制作中,一些学生参与度很低甚至可能没有加入任何一个环节,这破坏了设立纪录片创作课程的目的与意义。在这门课程中掌握作品完成所需的各个环节才是要务,期末成绩中也不应仅仅体现最终上交的作品的质量,还应对学生的平时表现有所体现。因而,在期末成绩的判定中,教师不应全部掌控考核权,而是让学生也参与到对自己以及他人作品的评判中,可以按照学生百分之四十、教师百分之六十的比例来构成期末成绩。
参与评价首先在对学生的多方面要求均有提高,敦促学生关注平时的积累与学习,并将自身的动手能力提升,对课外拍摄更加重视;其次对教师的要求亦有提高,授课教师除了平时的教学、批阅作业之外还需要结合学生平时的表现以及作业反应出的具体情况来恰当打分。这样既使得学生对自身潜能进行了考察,使其提高对将来从事相关专业的热情;还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及沟通增加,有利于确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参与评价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校考核方式的革新,也有利于实用性人才的培养,鼓舞学生发挥其优势,激励学生坚持从事相关专业,为社会培育优秀的专业性人才。
总结
《纪录片创作》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课堂的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的理论性纪录片基础知识的教授,而授课教师则需要使学生把握到纪录片在创作上的精髓以及规律,并使其在全局上对纪录片的学习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教师在教学中应给予学生进行专业、深层次的指导,并对常规性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努力提升自我,才能使纪录片创作这门课程显现出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乜勇, 魏久利.教育研究的第三范式——混合方法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9.
[2] 钟志敏.高校应适应市场需求,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N],中国青年报:2007.
[3] 刘洁.纪录片创作作为一门功课的转型[J],南方电视学刊:2009年版.
[4] 曽文婕,黄甫全.课程改革与研究的新动向:彰显学习为本[J],课程.教材.教法:2013.
作者简介:纪晓峰(1988-)女,汉族,山东青岛人,黄河科技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教师。
奇速英语时文阅读学习机:从时文阅读中受益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对于个人职业发展、国际交流和全球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
发布时间:2023-09-15 浏览:85次 评论:条
奇速英语时文阅读学习机:培养英语语感的有效途径 在英语学习中,语感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语感是语言学习者对语言的理解和感知
发布时间:2023-09-15 浏览:184次 评论:条
突破传统英语学习,奇速英语时文阅读学习机 传统的英语学习方法往往注重语法和词汇的学习,而忽视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然而,
发布时间:2023-09-15 浏览:129次 评论:条
奇速英语时文阅读学习机,让英语学习更高效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如何高效地学习英语成为了许多人关注的焦点。奇速英语
发布时间:2023-09-15 浏览:198次 评论:条
奇速英语时文阅读学习机:英语学习的全新革命 奇速英语时文阅读学习机以其创新性的学习方式和全球时文资源的整合,引领了英语学
发布时间:2023-09-15 浏览:91次 评论: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