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杂志社官网 咨询电话:15198177376  投稿邮箱:jyjzzs@126.com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研究

更新时间:2016-03-09浏览:评论: 条

  康菲 徐爽

  本文是沈阳药科大学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专项课题理论成果,项目名称: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研究;项目编号:syykxt2015-A32。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大学生

  一、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意义

  作为社会的栋梁,国家的希望,大学阶段培育大学生价值观极其重要。若要大学生向全社会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得大学生自身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当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

  现状之一:家庭教育缺位,学校教育浅显。

  许多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受其家庭影响颇深,而家庭教育在这方面却是极其缺位的。这种缺位有两种表现。一种是家长忙于生计,对孩子关注不够,单纯以为孩子学习好,不惹事生非,就是好孩子。如南开大学博士生林森浩投毒案。一个有着美好未来前景的名牌大学的高材生仅因为同学间的琐事,便下毒杀人,令人发指。另一种则是恰恰相反,家长对孩子管理的极其严格,设立诸多要求,不许孩子出现任何差错,唯独忽视了孩子的心理、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例如药家鑫开车撞人刺死伤者案。一个大学生开车将人撞伤后,不积极营救,还残忍的将人刺死。

  而学校的教育也以量化的学习成绩为教育重心,而思想教育极其浅显,上了一些思想品德课,学生有个考试成绩便了事。

  现状之二:高校学科建设——重理工专业,轻社科思政。

  由于大多学校的就业率多由学校的重点专业学科创造的,社科思政类的专业学生人数相对较少,就业前景也明显不如理工专业。有些学校甚至社科思政学科只承担教学任务。这就导致当前我国高校的发展重心多在理工科专业课的学科建设方面,投入比重明显大于思政社科类学科。

  许多社科思政类的课堂也沦为学生的自习课,老师在讲堂上讲着,学生在底下该干啥干啥,这种抵抗着社科思政老师讲课的干扰,而一门心思学习英语和专业课的劲头儿,有时让老师都叹为观止,颇感无奈。

  现状之三:教师教育——重授课,轻实践。

  尽管目前各高校都响应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号召,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两层皮”现象。口头上说重视,但一线教学仍是旧模式、老死板。主要都是理论教学,缺少实践,学生缺少直观的认识和理解,极易与时代脱节。

  核心价值观教育专门教材的缺乏,迫使教师只能从现有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教材中提到的核心价值观方面的论述,进行粗略的讲解。内容相对分散、零散,知识体系不够系统,教师在讲解中也难以展开论述,只能浅尝辄止。

  现状之四:大学生价值观现状令人堪忧。

  外来文化不断涌入带来的多元价值观和文化思潮对我国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形成极大的冲击。这种现象的蔓延对高校的影响,便是使得原本就影响力有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进一步弱化了,大学生出现价值观迷茫。如:政治信仰缺失。好多大学生甚至没有政治信仰,有些大学生对现有的政治信仰持怀疑态度。如:有意识忽视社会公德。对于我国社会公德的内容,想必每个大学生都能随口说出不少内容,但是在实际践行中,却是另一番景象。一不少大学生有意识的忽视社会公德,以维护自身利益为第一考量。

  三、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切入点,探索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源泉是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的重要立足点,也有利于发挥高校传承创新中国传统文化的职能。

  探索之一:就学校层面而言,强化核心价值观课程建设

  当前我国各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教材并不统一,各校都在积极探索如何进行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我校社科部开设的指定选修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自开课之时,便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文化精华,在向学生传授的传统文化中伦理道德方面的内容,就与我国现行倡导的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可以作为我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课程切入点。

  探索之二:就教学层次而言,积极探索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教学改革。

  就高校教师而言,首先要重视教师的自身学习。教师本身要有主流和核心价值观的意识,才能在教学中向学生传授和教化相关内容。

  其次,在教师的教学理念中要打破单一课堂传授知识的模式,要重视涉及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相关教学内容。其重视层次,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教学教育的方方面面,将核心价值观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递给学生,教师教学不仅“教书”更应强调“育人”。

  探索之三:就校园文化层次而言,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切入点,积极营造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

  不同的环境,造就不同的人成长。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同样离不开环境的影响。而高校的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成长中作用也尤为重要。

  首先,高校各部门教师应以身作则,为学生营造一个清新、廉洁、公正的校园环境。高校的教师,尤其是教师共产党员,更应该成为核心价值观的首要实践者,“其身正,不令而从”,教师是学生教育的最直观、最有效的榜样。

  其次,营造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通过校园文化的浓厚氛围的渗透和熏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个人的价值观。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文化形式的载体,既能吸引学生的兴趣点和注意力,同时也使得学生在组织、参加活动的同时“潜移默化”的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参考文献]

  [1]任国清,王学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堪忧[J].教育与职业,2007,(10)

  [2]孙涵,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研究[J]理论观察,2013,(10)

    奇速优客
    奇速优客
    奇速思维导图
    奇速中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