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杂志社官网 咨询电话:15198177376  投稿邮箱:jyjzzs@126.com 

浅谈什么是“高校创新型创业”

更新时间:2016-03-09浏览:评论: 条

  冯林 赵贤迪

  湖北医药学院药护学院

  关键词:高校;创新;创业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经济的发展进入了新常态下的缓速增长,创新与创业是当前经济发展的趋势,只有大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才能使我国当前发展改善经济增长放缓的局面。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我国有13亿人口、9亿劳动力资源,人民勤劳而智慧,蕴藏着无穷的创造力,千千万万个市场细胞活跃起来,必将汇聚成发展的巨大动能,一定能够顶住经济下行压力,让中国经济始终充满勃勃生机。政府要勇于自我革命,给市场和社会留足空间,为公平竞争搭好舞台。个人和企业要勇于创业创新,全社会要厚植创业创新文化,让人们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高校是创新的圣地,高校中的年轻学子思维活跃,对创业有着强烈的愿望,近年来国家和党中央也积极拓展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渠道,积极营造大学生创新与创业的环境氛围,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进入高速化发展阶段。

  一、高校创业的定义

  1、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党中央高度重视大学生创业发展,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表示,要破除一切束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让每个有创业意愿的人都有自主创业的空间,让创新创造的血液在中国全社会自由流动,让自主发展精神蔚然成风。党和国家支持高校创业,近几年大学生创业的支持政策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比如在各大高校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高校在校生在经营活动中少收或免收工商所得税、在创业初期申请创业金等相关政策等。这一系列拓展大学生创业的条件表明,我国高校创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状态。另外,我国的高校创业区别于国外的高校创业,我国高校创业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坚持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的大学生创业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创业。

  2、以高校在校生为主体,充分利用校园平台资源

  高校创业的主体是学生,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才是高校创业的首要驱动力,所以,高校创业的主体必须是以高校为背景,以高校学生和学生群体为主要组成部分的创业。参与创业、创新创业项目课题研究并能产生社会价值的的指导教师也是高校创业的主体。而所占项目股份比例小的社会资源是高校创业的支撑补充部分。

  对于高校主体创业必须是学生(或学生群体)、指导教师从事创业活动或创业行为。这种创业活动与行为是以产生社会价值而存在的。通常有如下几种特征:1.以高校专业为基础,充分拓展高校的专业特性,涵盖产生专业科学与专业技能所产生社会价值的特征。2.立足高校,利用高校资源特征,面向高校与社会产生社会价值。

  3、对高校创业的范围界定

  高校创业有别于社会化的创业。社会化的创业往往是创业者对自己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在创业的前期往往要有资本进行投入,这些资本包含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主要目的是获得利益或是价值。而高校创业区别于社会创业,原因就在于高校创业的前期并不是单纯以营利为首要目的,高校创业更如同是商业培训实验,将社会创业的点子放在高校这一特殊的“培养室”里加以研究与培育,当培育适应了市场与社会的要求之后脱离“培养室”,成为独立运营的商业体。

  高校创业相对于社会化创业有了高校专业性这一背景,高校学子可以依托高校专业化的研究背景转化为生产力,但高校创业的范围并不仅限于专业内,一切以学生为主、依托学校资源的创业都可以称为高校创业。高校创业区别于高校创收性(或称投资型)创业,以高校或高校法人为投资方,产生的利益价值属于学校投资收益的,并不属于高校创业。

  二、高校创新型创业的特征

  1、观念的创新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收入的增高、教育文化程度的提升、城镇化与城市化发展的改变,我国社会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传统的创业盈利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大众化的消费需求,新的创业盈利模式也随之出现。产品同质化,普遍化的条件下的消费者更注重细微化的消费,对于服务也更为挑剔。高校创新型创业的前提条件是将消费观与创业观建立在学生群体这一视域下,打破传统的商业运营观念,创新盈利模式,简化盈利流程。将创新的观念引入高校创新型创业,充分对创业进行创新变革,整合资源与信息,拓展拓宽创业渠道、将创业平民化、微小化、互联化、简单化,提供多层次、多方面服务。

  2. 技术专业创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专业技术的科学研究创新是高校创新型创业最具竞争力的优势,高校创新型创业的主体依托高校独特的技术专业特点,依靠高校特有的学科技术科研背景,在特有领域开发创新,将高校科研技术应用到创业中去。高校技术创新型创业指研究与发展专业技术,通过高校这一平台,将创新专业技术与生活相结合,改善了生活中原有技术,拓宽了生活体验,提升了生活的舒适性与便捷性,拓展了专业的实践运用,使科学研究适用社会创业,新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使新技术的创新更能贴近需要,促使技术的科研导向贴近实际,从而产生更多的社会经济价值。

  3、大学生创业支持

  大学生创业是高校创新型创业的导向,国家大力扶持大学生创业,出台了一系列措施,鼓励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提供创业基金、免息低息贷款、降低申报工商注册门槛、创业初期免收或是减少缴纳所得税等。高校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诸多创业支持,例如开设创业指导课程,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等,这些措施一方面拓展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思维,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系统的支持,另一方面,使得大学生创业相对于社会创业的商业企划和运营流程更加完善,更有利于高校创业的发展和普及。大学生创业的支持措施为大学生创业群体建立了一个创业体系,使得创新的想法与思维可以与大学生创业系统相辅相成,更容易将想法变为行动。

  4、依托互联网

  互联网发起的变革已经深深地影响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改变了传统的消费购物习惯。互联网也成为高校创新型创业的信息网与销售网。依托互联网,使得创新更具有前瞻性与突破性。互联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强大的搜索引擎与海量数据资源使得创新有了最为基础的土壤。互联网带来了全心的思维与理念,互联网是高校创业的催化剂,基于互联网平台,可以找到需要的创业、商业信息,使得创新渠道更加多样化与层次化。高校创新借用网络信息平台,畅通交流,使得创新的思维起到扩散作用与带动效应,引起连锁反应,使得创新思维点演变成熟成为可靠的创业项目。

  三、“高校创新型创业”的定义

  综合对于高校创业与高校创新型创业特征的描述,很容易就得到了高校创新型创业的概念。即坚持以社会主义为指导,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祖国,有良好的创业想法、完善创业计划并实施创业活动或创业行为的学生和学生群体,以创新为基础,技术为导向,依托强大的高校资源背景,立足高校,面向社会,师生共建的创业。高校创新型创业具有以互联网为支撑,投资小、应用强,科技价值转化高的特性,是小微企业的温室,创新的实验园,企业家的摇篮,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罗文.互联网产业创新系统及其运行机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2] 向蓉美.互联网产业对国民经济影响的投入产出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8(11).

  [3] 王东,王昭慧.互联网产业链和产业生态系统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5(6).

  [4] 张本谦. 风险投资对我国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影响[J].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7(5).

  [5] 王秀敏,韩丽艳,单良. 高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12(23).

  [6] 李大公,姚美珍.试论高校创业人才培养[J].生产力研究,2002(3).

    奇速优客
    奇速优客
    奇速思维导图
    奇速中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