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杂志社官网 咨询电话:15198177376  投稿邮箱:jyjzzs@126.com 

应用型本科《数据库》课程的改革与研究

更新时间:2016-01-22浏览:评论: 条

  刘松霭

  黑龙江工商学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25

  关键词 数据库;应用能力;课程体系;SQL Server 2008;

  近几年来我系对《数据库》课程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数据库作为现在计算机的核心技术之一,是每一个本科生所必须掌握的就业技能之一。我校在学生大二上学期开设《数据库应用类课程》,大二下学期开设《数据库系统概论》。两门课程都是64学生,一门课程是讲解数据库的基本应用,另一门课程主要讲解理论部分。

  一、存在问题

  1.两门课程出现大量知识点重复

  《数据库系统概论》与《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中存在大量的相同的只是点,例如:俩门课程都需要讲解数据库最基本的理论、数据库发展过程、SQL语句等内容。只是一门课程侧重理论,一门课程侧重实践。如果将两门课程整合,增加学时,这确实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但是开课时间又与下面的问题冲突。

  2.与其它课程协调问题

  数据库课程主要为编程类语言提供数据服务功能,学生学习数据库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结合变成语言,做出具体的软件。那么在语言类学习的过程中就需要使用到数据库。根据我校民办高校的特征,学生在打一结束时需要完成C/S课程设计使用数据库,而我们的数据库课程却是在大二进行开设的。数据库课程又需要其他的课程的知识作为铺垫这样合适开设这门课程就存在了问题。

  3.实践和应用能力有待提高

  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并不是我们增加了实验课的比重,修改了实验课的内容。模拟了相关的生产环境就提高了相关的能力。这些安排对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是与其它课程脱节,数据库软件繁多这些问题依然困扰着我们。学校在开设数据库应用类课程的时候大多以 Microsoft SQL Server 为实验环境,而企业中小型项目大多采用免费MySql数据库,大型项目采用相对专业的Oracle和DB2等软件。但Microsoft SQL Server具有官方的图形界面系统,具备中文API说明等特点,更容易让学生掌握。

  二、具体解决方案

  基于上述问题,将数据库应用和理论和二为一,在学生大二的时候开设数据库原理及应用。但是该课程还是独立于其它课程,不能很好的为其它课程服务。而且教材选择相对比较困难。最终将数据库课程分为三个基本教学单元:

  1、数据库基本操作

  针对于大一下学期课程设计的需求,满足C/S编程模式的需求,在大一下学期开设32学时的数据库应用,这个时期学生只需要掌握数据库的基本使用,不需要具备数据库的设计和维护能力。主要课程内容为:数据库基本概念,库和表的操作,基本的SQL语句,视图的使用。本课程基于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为实验环境,全机房授课,采用边讲边练得教学模式。主要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据操作能力。

  2、数据库理论

  数据库理论课程阶段,由于在之前开设了相关的应用类课程,本门课程只需要侧重于数据原理的讲解,提高学生对数据库的理解,掌握数据库的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设计的步骤,熟练完成数据库的日程维护。按照上述目标,在大二下学期开设数据库系统及应用,64学时,采用多媒体理论学习与上机练习相结合的方式。授课内容与传统的数据库系统概论相似,但数据库与表的操作、SQL语句这部分知识应按照复习课的原则进行,主要让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内容。授课的重点应为数据库基本理论、数据库设计、规范化、T-SQL编程、数据库的日常维护等方面。

  3、数据库应用能力提高

  经过前两部分教学过程,学生基本掌握了数据库的相关知识,但实践能力扔没有载体。前面提到过数据库的作用:为编程人员提供数据服务。所以要想提高数据库的应用能力必须的结合程序设计语言来完成,单独的数据库课程不符合应用型本科的需求。在学生实训阶段,安排为学生讲解除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以外相对常用的数据库—Oracle与MySql。并让学生学会使用Power Designer、PL/SQL等常用的数据库开发工具。并在实训阶段让学生完成从数据库设计,数据库实现,数据维护等操作。这部分教学内容安排要相对灵活,不应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要基于项目出发,以项目驱动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开发过程中体会数据库在计算机软件开发中的作用。将前期所学的理论与具体的案例相结合提高应用能力。

  三、需要探讨的问题

  1、教师梯队的建设

  在该课程体系中,教师梯队的建设是课程体系是否能达到目标的基本要素。而教师梯队往往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某些课程具有很深的理论水平,实践动手能力先对较弱,对前序、后续课程了解不够,只是结构相对陈旧等问题。

  2、教材编写

  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尤其应用类技术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教材的编写压力相对较大,很难跟上软件的更新速度。而选择现成的教材又不能完全符合该课程体系。这一问题对各方面资源的投入具有相对较高的要求。可以由多个院校合作完成。

  3、项目案例的选择

  实训课程一般由语言类课程教师来完成,在项目的选择上一般侧重于开发语言,很多项目对数据库内容体现不多。在项目选择上应倾向于具有严密的业务逻辑,并且具有高并发等特性。

  参考文献: 汪志圣 应用型本科院校中《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研究 徐州学报

    奇速优客
    奇速优客
    奇速思维导图
    奇速中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