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杂志社官网 咨询电话:15198177376  投稿邮箱:jyjzzs@126.com 

如何用问题创设法组织生物课堂教学

更新时间:2016-01-16浏览:评论: 条

  临川一中 陈芳 程姝 

  关键词:问题创设法,初中生物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脑的普及与应用,普通的生物教学模式已经落后了,完全跟不上信息技术的发展,更加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课堂气氛活跃不起来,教学质量自然也就下降了。而问题创设法是教师立足社会现实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依据课堂标准和现行教材,预设问题,以问题为主线,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通过老师的引导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最终分析结局问题的教学方式。通过这一方法,学生在掌握相关数学知识的同时,又不会感觉到课堂的沉闷,这样课堂效率就会大大提高。以下就是本人就如何利用问题创设法组织生物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创设趣味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心灵”。在生物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起学习兴趣。例如,在讲猫头鹰捕食时,可以给学生讲述猫头鹰夜间捕食鼠的情境,当学生思考这个故事时,我们可以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小结猫头鹰适于捕鼠的结构特点,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得以提高,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使课堂气氛浓烈。实践证明,培养学生探索事物的兴趣,对学生创造力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它增加学生的创造冬季,提高观察事物的敏感性,激发他们创造的热情。

  二.生物实验中创设问题,促使学生主动探究

  生物课是以观察和实验课为基础的,实验课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在实验课中创设悬念情境,设置教学内容和学生内在需要的“不平衡”,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比如在讲“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探究实验时,我们可以设疑:“为什么选择天竺葵?可以用其他的植物代替吗?选择银边天竺葵有什么好处?为什么要进行黑暗处理?为什么要先脱色在染色?为什么用酒精脱色?”等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主动探究问题。在讲“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时,可以设疑“:过量的说实际设置的条件是?实验符合单一变量原则吗?在这一问题情境下,创设新的情境:假如要探究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应该如何设计?假如要探究土壤肥沃程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又该如何设计?”等问题。

  三.创设阶梯式问题情境,遵循学生认知心理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条理明晰,合乎逻辑并且与学生认知心理特点相适应的阶梯型的问题情境,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一步步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作出科学的推理和正确的判断,最终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在教学中,有时可以设计阶梯式问题进行教学,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启发性,鼓励学生提问和争论。例如,在讲“蒸腾作用”这一部分内容是,可先提出“为什么大树底下好乘凉”做引言,接着演示蒸腾作用的实验,提出“塑料袋中的水分是哪里来的?”在学生正确答案后,出示蒸腾作用的动画让学生观察并设问“植物散失的水分通过植物体的哪些部位?是以什么方式散失水分的”通过师生的谈论分析后,总结出蒸腾作用的概念。这时再通过“一注玉米一生中约吸收水分200千克,而存留在体内的水分不到2千克”。在这一问题情境下,创设新的情境:“植物为什么要大量散失水分?这不是植物的一中浪费?”从而归纳总结出蒸腾作用的意义。这样,通过一个个设问,把学生的理解引向深入,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又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不断的升华,同时也培养看学生的探究能力。

  四.从生活实际出发创设问题,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要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例引入,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利于参与学习活动的教学情景,使学生有充分的机会参与多种形式的活动。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我们根据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巧设问题,使学生人人都有参与的机会。设计核心问题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思考,增强学生之间、教师之间的互动性,提高学习的有效性。设置课堂问题要照顾到学生的实际水平,以学生身边实际作为素材,帮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让学生感知知识的应用性。比如在学习叶绿素形成过程时,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卷心菜外面的叶子是什么颜色?里面的叶子是什么颜色?两者之间的区别说明了什么问题?让学生从身边实际学习生物知识,养成勤思考,勤动脑的习惯。比如在讲“生物对环境的应用和影响”这一节时,可以设疑:蚯蚓对环境有什么影响?大雨过后,蚯蚓常常露出地面,应该怎么对待呢?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理解蚯蚓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又如,讲“真菌”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身边实际,来展开一些香菇、灵芝等大型食用真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理解真菌和细菌之间的不同。

  总之,在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下的生物教学大纲,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因材施教,不断实践、 总结更多更好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踪磊.论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J].学科教学,2010,102—103.

  [2] 王定.新课改下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初探[J].课改论坛,2012,(2):10—11.

  作者简介:陈芳,女,1988年8月,江西抚州,临川一中,初中生物,本科,中教二级

  程姝,女,1990年6月,江西抚州,临川一中,初中生物,本科,中学二级

 

    奇速优客
    奇速优客
    奇速思维导图
    奇速中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