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杂志社官网 咨询电话:15198177376  投稿邮箱:jyjzzs@126.com 

浅谈通识教育视野下高职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

更新时间:2015-12-28浏览:评论: 条

  ——以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应用法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为例

  徐琦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汽机分院,浙江 温州 325003)

  温州市高职通识教育研究课题《通识教育视域下的高职外语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的成果(编号WZTS-2014Z36)

  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外语教育一直都是通识教育的重要领域,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导师庄智象教授就曾说过:外语不仅是工具,而且在语言的载体中包含了及其丰富的人文性,应该是一门人文科学,一门社会科学。因此,就外语专业而言,其培养的学生不仅仅拥有一定的外语能力,更应该是拥有语言能力和通识知识兼备的人才。但是在现今的高职院校里,特别是外语专业,仍然传统地把语言能力与通识知识相隔离,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与全球化的冲击下,总是在强调“实用为主、技能优先”的高职外语教育,外语的“工具性” 和“实用性”取向变得根深蒂固。

  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更紧迫的要求,外语专业通识教育的重要性不能继续被忽视。通识教育完全可以也应该与专业教育以及复合型人才培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促进高职外语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因此,如何有效地建立通专结合的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确非常值得研究。在这里,笔者就以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应用法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为例,来探讨高职院校的外语专业的通识课程设置和改进措施。

  就法语专业而言,其目前的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职业技术课程与专业选修课程,其具体为:

  公共基础课程职业技术课程专业选修课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基础法语法语商务报刊阅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法语视听说旅游法语

  形势与政策实用法语语音英语口语

  就业与创业商务礼仪法语国家与地区概况

  大学生心理健康综合英语法语影视赏析

  计算机应用基础综合法语实用英语写作

  体育实用经贸法语

  综合语文国际贸易实务

  军训经济法

  法语信函与写作

  法汉互译

  外贸单证

  从上述的表格中可以发现,这个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已开设了一些小通识类的课程,同时具备专业特色的通识课程,例如《商务礼仪》、《法语国家与地区概况》等课程。但是从这个表中也可以发现,其开设的通识课程大多属于实用型、常识型或者技能型,但真正意义上的通识课程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公共基础课和选修课。

  同时该课程设置也可以看出:虽然目前的课程设置从培养单纯的语言技能为目标转向以培养语言技能加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展示出“语言+ 商务”的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也清楚地体现了市场经济对法语应用人才的需求,就目前而言,也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但是这种偏向具有高职特色的市场经济理念必将会造成人文教育的缺失,会越来越导致学生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低下,外语教育则会演变成技能和职业教育。没有人文教育的学校只不过是技能或者职业培训学校,并不是高等教育。高等教育除了要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素质和良好的职业素质以外,还要培养学生具备道德、人文、科学、身心等基本的综合素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培养学生具有多种技艺的能力。因此,在这个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就通识课程的融入提出一些个人的改进意见:

  1. 本土化通识课程的加入——重视母语课程

  长久以来的外语教学一直强调文化教学的投入,这是外语教育的一大进步,但同时也进入了一个误区: 文化教学只是目的语文化的导入和学习。因此,在外语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认识和发展中国文化传统,在确认中国文化价值中与他文化共建人类文化。如果没有这种“文化自觉”,我们是很难完成对外来文化的理解、消化和传播的。

  2. 深化已开设的人文通识课程的内涵

  现在有一种错误的理解是认为可供选择的课程门类越全,课程数量越多,通识教育就搞得越好。有学者经过研究就发现:认为片面追求扩大通选课的范围和数量,造成的结果往往是通选课的数量越多,学生越不重视。因此,通识课程的设置不应该是没有任何教学要求和训练设计的“通识教育大杂烩”,而应该是精心设计少而精的几门“共同核心课程”。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外语类通识课程的开发。

  师资队伍建设是深化外语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只有提高了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才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4. 建立通识教育实践活动体系

  就如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院长梅德明教授所说:通识课程还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突出互动性。因此,高职特色的外语专业的通识课程可以走出传统的课堂,在网上进行,或者开展学生社团活动,让学生进行社会考察,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认知视野和人文体验。

  陆谷孙曾说:语言既是思想的外壳和载体, 同时的确具有思想模具作用的事实也毋庸置疑。因此,对于高等职业院校里的外语专业来说, 应当积极探求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的科学性, 使之与专业教育融为一体, 力求真正起到陶冶心智及发散思维作用, 使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得到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庄智象,《我国外语专业建设与发展的若干问题思考》,外语界,2010(1)

  [2]柴改英,《以外语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通识教育》,外语电化教学,2010(9)

  [3] 陆谷孙,《余墨集》,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229- 230.

  作者简介:徐琦(1983.5-),女,讲师,翻译学硕士,研究方向:翻译、教育学

    奇速优客
    奇速优客
    奇速思维导图
    奇速中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