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杂志社官网 咨询电话:15198177376  投稿邮箱:jyjzzs@126.com 

有限课堂与无限阅读 ——浅谈如何在课堂加强课外阅读

更新时间:2015-09-26浏览:评论: 条

  赵映峰 福州市晋东小学 福建福州

  关键词:阅读培养兴趣教给方法获取引导

  享受充分的阅读是丰富知识,明白事理,加强个人素养的重要途径。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

  过:“让学生变聪明,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①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更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帮助学生欣赏好书,学会阅读。目前,专门指导学生阅读的阅读课很少,而日常的课堂教学在完成了既定的课内教学任务后摆在教师面前的时间常常所剩无几。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剩余”时间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教给他们正确的读书方法,进而加强阅读能力,就成了普遍的问题。更何况农村校、薄弱校的学生相当部分是农民工子女,家长普遍自身素质不够,指导孩子课外阅读的能力和精力相当有限,容易出现学生对阅读不感兴趣的现象。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唯有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做好对学生阅读的指导,不少教师为此做过尝试,我也结合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

  一、趣味引路,寓教于乐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②兴趣是积极主动参与并获得快乐体验进而可能发展为爱好持续不断的动力。在开始阶段,教师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关键。有了兴趣,学生会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阅读中,喜欢阅读、享受阅读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有意识地引导、调动学生对阅读的兴趣。[1]在日常教学中,个人认为讲故事是流传已久、切实可行的调动学生兴趣的有效方式。

  记得工作伊始,我也曾满腔热情地组织学生开展故事会、要求家长给学生购买课外书籍等措施意图加强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但效果却没想象的那么好。出现了随意捧着故事书登台读故事的,甚至把家长辛苦买来的书扔在一边置之不理的现象。真正能认真投入阅读的屈指可数。

  通过观察、了解,我发现学生对阅读缺乏兴趣是其中的首要因素。该怎么提高他们的兴趣呢?经过思索,我决定先从自身上下功夫,让他们对阅读产生兴趣。某日,当我利用课堂剩余时间特意给孩子们讲了一个有趣的小故事——《阿凡提智斗地主》,在讲的时候特别注意辅以生动的动作、表情,随着情节的推进孩子们都在静静地聆听,下课铃声不知不觉响了,已经有学生迫不及待地期待下一个故事的到来。

  从那天开始,只要课堂上有空,我就见针插缝地给孩子们讲各种各样有趣的小故事,我把这称为“故事会”。经过一段时间,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在发言、写作业时学会用上故事中提到的新词汇。有孩子问我怎么会那么多故事,我不失时机地告诉他们都是从书里看来的,并顺势推荐了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很快,班级里掀起一股爱看书的热潮,课间总能看到孩子捧着书专心阅读的身影。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在此基础上,我又推出“故事汇”的活动,即组织班级学生开展讲故事比赛,由老师讲变成学生讲为主。同时在日常开展“采蜜集”活动,摘抄好词佳句,学习、积累优秀的语言。班级里的阅读范围越发浓厚,很多孩子自然而然爱上了阅读。我的心里别提有多美了。

  二、精心设计,以内促外

  学生在课堂里想要大量阅读显然不大可能,这对教师如何利用课堂时间指导阅读提出较高的要求。教师在对课堂教学进行设计时应精心准备,根据教学实际适时穿插点拨学生利用有限的时间进行阅读指导。本人认为可以把阅读指导根据教学实际在课堂上分为两个时机:

  (一)课前:

  课前指的是教学主体的导入部分,多为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主人公所处的环境等。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时代背景、《赠汪伦》的诗人李白的生平、《地震中的父与子》中地震到来的危急情形。这些课外阅读的知识为学生理解文章、继续下一步的学习铺平了道路,是必不可少的。但要注意控制好信息量及时间,一般用数分钟点到为止即可,以免喧宾夺主。[2]

  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教给搜集、运用课外资料的正确阅读方法。在初学阶段,容易出现学生的热情高涨,但搜集的课外资料过于繁杂,未必都能用得上的现象。这时,需要教师事先研读教材,甑选出其中最能说明问题的资料介绍、交流。比如:教授《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时,曾出现有学生搜集了很多有关地震各种不同类型的说明性文章,但其实这与主题关联不大,其内容对学生而言也深涩难懂。在肯定学生爱阅读的基础上我指出本次交流的重点是地震的危害性,即对人身安全、公共财产等造成的损害,让学生明了搜集、阅读的重点。事后,我发现自己在布置学生搜集资料时,并没有强调阅读的重点是了解地震的危害性,造成学生阅读出现偏差。从那以后,我安排学生阅读活动时特别注意明确阅读的要求。

  (二)课后:

  这里的课后指的是教学主体部分完成后的阅读指导,是教学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的重要步骤,该环节时间通常比较充裕,可供教师发挥的空间极大。通过自身实践,我以为精选法和移位法是教师引领学生把阅读更好地延伸到课外的常见方式。[3]

  教师们应格外注意做到对阅读材料的精挑细选。课堂教学最讲究实效性。大篇幅的文章没有太多时间欣赏,精心挑选精彩的片断非常必要。教师在课前应用心筛选,反复比较,挑出最适合学生欣赏的内容,可以是优秀文章的精彩片断,也可以是篇幅不长的优美诗歌;可以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文章的韵味;也可以让学生边读边想,读后交流自己的所思所悟;还可以动手摘录最感兴趣的部分或仿写等等。

  移位法即课外同步阅读既是教学的补充,也是向纵深阅读练习的过程。在选择课外读物给学生阅读时,应该根据所教文章的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如在学习了《鲁滨孙漂流记》一文后,学生了解了鲁滨孙遭遇海难,只身流落荒岛的传奇经历。这时,可以适时推荐学生阅读原著。又如在学完古诗后,可阅读《唐诗三百首》。学完童话故事后可以选择自己的喜好读一读《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在学习《桂林山水》后,可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一些写景的文章给学生阅读,使学生真正掌握抓特点描写景物的技巧。这样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更能有效地提高阅读能力。

  三、指导学法,形成能力

  简单盲目地看不是真正的阅读,老师们要从平时的教学入手,加强指导阅读方法,要有教给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的意识。在备课的时候,把指导阅读方法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目的写进教案,并且设计出实施的步骤和方法。在上课的时候,要把阅读方法渗透在教学过程之中。具体做法是读前提出要求,读中相机指导,读后引导学生回忆刚刚经历的学习过程,小结阅读方法。学生经过一次次的阅读实践,一点一滴地逐渐领悟方法,并且反复地练习运用,这样才能慢慢地形成阅读能力。[1]为了培养学生自觉地运用科学方法去阅读,教师必须做到:

  (一)读前提出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应将读书方法的指导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写进教案,并设计出实施步骤和方法等。教师根据教学实际,边读边想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联系自身情感体验的方法,圈画批注的方法,略读法,精读法,默读法,摘抄评价法,写心得体会法等等。

  (二)读中相机指导。找出书中特别精彩、特别突出、特别有分量的部分,把它作为重头戏来看。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不懂的地方或文中的重点、难点给予适当的点拨、启发等,指导学生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困难,从而读懂课文。

  (三)读后归纳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实践,读完某段或某篇后,应引导学生回想刚刚经历的学习过程,小结读书方法。如引导学生说出一句话、一段话是如何读懂的,段意是如何概括的,中心思想是如何归纳的等等,并鼓励学生把学到的这些方法不断地运用于阅读实践,提高阅读水平,逐渐形成独立阅读能力。

  指点“学法”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反映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必要的阅读迁移能力。一种阅读方法的习得,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必须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反复运用,逐步熟练,最终形成能力。

  四、调动感官,深化解读。

  如果只是个体单纯地看书,容易仅仅局限于学生个人与某些书籍的交流,对尚处于学习阶段的学生来说进步可能不大。其实,作为教师的我们完全能通过多元化地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来指导孩子们更快更好地阅读。个人认为阅读除了个体用眼睛看、用手记、用脑袋想,还可以与他人用语言、肢体交流,即课外阅读除了看、记的传统方法外还能采用讲、演、编的新方法。[5]而这更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也是辅助他们快速进步的好方式。

  (一)“说”故事

  举办讲故事比赛时,当孩子讲完故事,可以安排“小记者”进行提问,教师在旁引导,争取扩大问题的涵盖面。充分做到生生交流、师生交流,把个人的阅读变为集体的交流。可以是台下的小观众向讲故事的孩子发问,不懂之处做到答疑解惑,回答问题的不仅可以是登台表演者,也可以是其他听故事的孩子,遇到有价值,意见不统一的问题,允许孩子们各抒己见,如果难度较大,孩子们都无法顺利解决,最后,教师可以点拨、指导。各种思想得到充分的表述,阅读时的疑惑得到解决,何尝不是一种更好的方式呢?

  (二)演故事

  精彩的故事不仅可以讲,还能演和编:

  生动、有意义的故事也可以组织学生适当地演一演,表演要运用到语言、肢体、表情,这需要学生深入阅读,在理解、内化的基础上用外在的形式表达出来。即便是同一题材,仔细品味细节,也会有不同的体会、表达。对孩子来说,生动活泼的形式更加吸引他们,那投入表演的热情打动了每一个在场的人。为了表演得更好,他们彼此之间互相交流、探讨,询问老师、家长寻求帮助,查阅资料了解当时的情形,哪怕结果并不尽如人意,但他们的的确确地调动自己的智慧尝试解决各种问题,这样的阅读对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

  (三)编故事

  当孩子的阅读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光看别人写的精彩故事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他们会不自觉地在心里冒出各种故事来。教师可以抓住这样的契机,适时指导孩子们在阅读的基础上编故事。例如:《小摄影师》一文中,故事的结尾留下了令人无限遐想的余地。教师组织学生根据人物各自的特点可能会出现怎样的结局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分小组生生交流再选代表发言,并动手书写,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而在不同思想的碰撞下智慧的火花往往绽放得更加美丽……

  阅读,是一座灯塔,为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阅读,是一缕阳光,为我们照亮人生的旅程。阅读,是一位向导,帮我们找到智慧的源泉。愿各位教师通过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不仅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培养自学能力,更能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提高孩子整体语文素质,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奇速优客
    奇速优客
    奇速思维导图
    奇速中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