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杂志社官网 咨询电话:15198177376  投稿邮箱:jyjzzs@126.com 

通过历史教学 培养学生能力

更新时间:2015-09-25浏览:评论: 条

  贵州省松桃县甘龙镇中学 莫家宇 

  【关键词】 历史教学 阅读能力 分析问题 归纳概括

  新课标要求历史教学中要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以及图表等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逐步了解一定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初步形成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能力。历史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如何培养学生能力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粗略地谈以下三个方面。

  1、读书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古人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历史教学实践中,我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在新授课上,我要求学生先略读课本内容,历史事件的发生总有一定的发展规律:原因、经过、结果、影响等。学生在第一步的阅读过程中就应该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规律去把握线

  索,略读后,师生共同解决课文的基本问题。其次,教师要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进行必要的针对性的精讲点拨,帮助学生透过课文的表象深入接触问题的实质,深刻理解知识的内涵。在这一环节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布置学生有针对性地对课文内容进行精读。精读就是对阅读材料做全面、精细、深入的理解。精读的对象应该是课文的重要段落和内涵较深经得起推敲的部分,一般指的是知识的重点与难点。最后,学生进行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如讲《鸦片战争》一课,学生第一遍略读时,就掌握了战争的原因、经过、结果、影响。精读时,学生深入理解战争的原因和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从而引起许多方面的变化。然后学生形成了自己的观点:一个国家闭关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强大才能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2、比较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教师不仅传授学生知识,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培养这方面的能力,我认为必须做好下面两点。

  第一,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内容,善于挖掘内在联系,历史事件的发生不是孤立的,有它的横纵联系,如:讲授日本的“明治维新”时,和19 世纪上半期的中国进行比较,社会状况基本一致,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国力强大起来,中国进行了戊戌变法,却失败了,从而完全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化的深渊。同是资产阶级改革,却出现了截然不同的结果,原因是什么呢?通过提问,要求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比较,这样就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如,美国历史上的两次资产阶级革命进行比较,从革命发生的原因、经过、领导阶级及代表人物、结果、作用进行比较,比较后,教师着重指出,这两次革命对美国历史发展的重大作用都是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比较教学,使学生在比较的氛围中,发现历史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要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历史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基本的历史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会动脑思考,由学会转变为会学,并在教师指导下能够自己去探索历史知识宝库的奥秘。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进行实际锻炼的一种有效方法。因为学生在自学中碰到的问题,要自己去想办法进行解决,就必须自己动脑动手去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样就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要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课堂上教师利用巧妙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和创造性,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发散式提问可以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理解问题,得出多维的问题答案。因为学生一般性地理解了所学的历史知识是不够的,应该使其灵活运用,有自己的见解,使之在研究某一事物时,从多角度看问题。教师要为学生这种发散思维的发展铺平道路,创造条件。每节课,教师要拿出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去质疑、去思考、去讨论,从而明确在知识的彼此联系上还欠缺的某些东西时,他们才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掌握知识。

  三、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探究式学习,即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组织和引导学生像历史学家研究历史的方法,即在搜集历史资料的前提下分析历史问题,做出合乎历史解释逻辑的学习方式,以教材为依据即可以教材的编排为线索,又可以小型专题为内容。中国近代史可分为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两大线索进行,又可分为旧民主主义时期和新民主主义时期,引导学生自己从教材中归纳出每个线索包括的知识点,例如:探索史这一部分,中国的各阶层都进行了探索,农民阶级有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这三个阶级的探索都失败了,原因都是他们的自身局限性。而无产阶级的探索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并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的积累,也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对知识的深化提升。另外,从平日测验和考试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学生在答题中常见的现象就是要点不全,组织语言的能力差,其根源我们要从教学上寻找。

  总之,学生能力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动脑、动手、动口,自己观察分析、总结归纳而获得的。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奇速优客
    奇速优客
    奇速思维导图
    奇速中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