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杂志社官网 咨询电话:15198177376  投稿邮箱:jyjzzs@126.com 

协同创新:高校基层学术组织运行机制的改革探索

更新时间:2015-05-08浏览:评论: 条

高校基层学术组织是高校承载教学、科研、服务等职责的纵向结构中末梢组织,基层学术组织的早期主流形式是教研室、研究室、系。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团队建设在高校系统内逐步兴起,随着国家各部委的政策激励,学术团队成为当下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的重要形式。结合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组织形式作为高校理论研究、科技研发的孵化器,其主要目标是实现科技研究与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

一、高校学术团队的发展现状分析

1.高校学术团队形成的三动因

团队形成首先是当代经济发展下科技推进的必然趋势。我们将高校学术团队定义为由高校教学科研人员组成的旨在实现学术目标,知识互补,职能分工的群体。18世纪80年代后期,英国皇家学院、法国皇家科学院[1]等科学家社团的出现,19世纪初德国洪堡大学的创立,纯粹的科学研究在一部分尖端大学滥觞。产业革命之后的科学发展,不再是少数天才在孤独、灵感间的求知驱动和演绎推理,而是实验观察、团体合作和小群体内的辩论取证。但团队本身还是一个管理学的概念:团队成员应共同承担领导职责,其团队必须具有与众不同的个性特征;团队成员应互相协作,共同努力,争取达成目标”[2]。之后的斯蒂芬·罗宾斯对团队有更深入的分析,认为其追求共享,强调绩效,技能互补[3]。这时,团队的定义与科学团体的发展需求不谋而合,在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的推动下,这种科学研究的规模与组织形式渐以团队的方式确定下来。

大师是团队的核心与灵魂。数位名师以及围绕名师逐渐凝集而稳定的学术团队往往就可以使一所高校或是高校里的某个学科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有大师的团队很快就会汇集更多的新鲜力量,成为人才高地。建校之初的MIT,依据自身发展目标,先后聘请了Stanford两位实验物理学家担任学科带头人,其理科的教学科研力量很快就与工科并驾齐驱。大师-团队-学科-高校形成良性互动,学养深厚兼具领导魅力的学术带头人是团队形成的重要凝合剂。

政策导向是近二十年国内高校、技术开发领域引入团队概念的重要推手。200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开始遴选创新群体。同年,广东省设立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团队2004年教育部实施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2011年国务院在高等教育系统启动 “2011计划。这些政策对地方和高校的基层学术组织运行方式以及政策导向产生了积极影响和示范效应,各校相继制定实施本校人才发展计划,这些团队计划与国家、省部团队计划相互配合,形成了定位准确、层次分明、衔接有序的高校团队人才培养体系。2000年,华南理工大学实施兴华人才工程团队建设;2003年,大理理工大学实施科研创新团队建设;2004年,华东理工大学引进研究小组。

2. 高校学术团队的运作效果与机遇

通过探索与实践,学术团队在高校科技研究与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方面效果良好,团队作为一个基层学术组织,结合国家和地方的重大发展需求、行业的远景规划,通过岗位论证,提出人才需求,再通过海内外公开招聘,吸收新鲜力量。团队的传帮带作用和良好的平台,人才的引进、培养与团队提升、学科推动、学校发展构成良性循环。以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为例,截止1014年,前后10年间,团队计划每年资助100项左右,包括生命科学、能源环境、先进制造、信息等领域,累计遴选资助890个创新团队,涵盖全国31个省份400余所高校[4]

需要厘清的是团队作为基层学术组织的一种,团队建设存在政策引导和学术自发两种力量,既要把团队引导到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需求上来,又要以项目为载体拥有持续的创新能力的集合。特别是国家“2011计划的启动实施,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也对中国科学技术事业提出了新的发展战略和深化改革的要求,更加注重科研团队培养和支持,培育重大原始性创新成果,发挥团队在高校科研平台建设和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的关键核心作用,必须打造新时期的团队升级。反观国内高校学术团队建设,高校协同创新机制缺失是制约高校创新能力的瓶颈和障碍。能承担大项目出大成果的实质性团队不多,行政干预色彩比较浓厚,学校的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还需要加强,亟待探索建立一种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基层学术组织。

二、协同创新,推动高校学术团队组织变革

1.市场导向---学术团队建设的驱动力

国家“2011计划旨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提升,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意在通过探索协同创新模式,深化高校机制体制改革,转变高校的创新方式[5]。需求导向是重要原则。目前的高校学术团队成员主要是教师,仍以教学为主职,属非全职的科研人员。虽然部分高校已有专职科研系列的人员,但仍是少数。这个群体的科研动机多是兴趣驱动或职称驱动,市场意识是软肋。十三五产业路线已经清晰的规划出未来大数据、互联网、高端制造业与现代产业服务业的融合趋势,对于高校而言,必须紧紧抓住创新和服务两个重要的市场任务。尤其是工科团队的成果对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从科学技术市场的演进周期大为缩短,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等边界日趋模糊,成果转化更加迅捷,原来高校教师个体散兵游勇,个人去跑项目搞转化的形式越来越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团队建设结合市场的地位,实现规模既定前提下的内部挖潜。团队人员分类更趋精细化,设立社会服务岗以强化团队服务社会的能力,专门从事产业服务和成果转化。

2.学科交叉----学术团队建设的新形式

现行的团队成员往往以学院、系、教研室、或是实验室为基本的学术共同体,组建专业内技术互补的团队。多学科交叉融合形成的学术团队成为是国内高校的改革主流。比如信息科学和材料科学都是目前重要的基础性科学,同时又都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只有通过组建跨学科的研究中心和学术团队才能解决实际的科技问题。学科间、团队间需要打破壁垒形成深度集成,人员也需要跨学科进行合作,协同作战,以拓展学科外延,实现人财物资源集聚,形成大平台去承担原始创新和社会服务的大项目。根据自身学科建设需要,建立起矩阵式、多元化、开放式的团队。学校对团队进行分类管理,集中资源,重点支持,建立具备冲击国家和省创新团体实力的校级团队,引导高水平团队形成。

3.机制改革---学术团队建设的制度激励

从制度本身反省为什么产学合作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就在国内萌芽,国内外学者也都从高校与工业合作产学一体化的角度有诸多探索[6],但目前高校中以市场为导向的跨学科研究中心和学术团队未成气候?除了人员自身的身份局限外,学术团队组织形式是否也受到来自行政体制和手段、学科界限、利益冲突的局限? 事实上,只有从突破现有行政体制、打破已有的学科界限、合理分配利益、多方联动、减少不必要的矛盾,才能促进学术团队的建设。高校在制度设计上为团队岗位设立好发展通道,形成适合学术团队转型升级的政策生态,将协同创新引入到学校层面的管理创新中来,权利下移,赋予团队一定的人事自主权,人员能进能出,配合人事代理和全员合同聘用。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侧重社会服务的能力,探索项目工资制。将大数据思维带入绩效考核的最新理念,建立绩效管理的经纬度,改变量化计分、强调权重换算和分数呈现的方式,学术团队的改革目标不再是每个人都去发论文、而是让一部分人着眼于解决真正的实际问题。

当然,学术团队作为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的重要形式之一,其的运行机制改革探索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和各高校机制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还需要国家、各部委、地方的政策引导和制度支持。以创新和产业为需求,建立新型高校学术团队,做到拓展学科外延、增强竞争力,开放资源、深度合作,提高高校与科技、经济、文化有机结合的力度,才能形成创新体系的有机链条,促进国家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古祖雪.自然辩证法原理.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 盖伊·拉姆斯登 唐纳德·拉姆斯登. 群体与团队沟通.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3] 斯蒂芬·罗宾斯.管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 宗河. 教育部:团队计划人才计划实施10年回顾.北京:中国教育报

[5] 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

[6] 杜鹃 李焱焱等.中外产学研合作开发模式之比较.统计与决策,2005( 7)

    奇速优客

    相关文章

    奇速优客
    奇速思维导图
    奇速中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