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综合教育 >

“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教学设计(鲁教版)

作者:鏈?煡 时间:2017-10-09 阅读:( )

  一、设计理念

  “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是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3课时的内容。对应课标要求是“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本节课在高中地理新课程理念和“立德树人”思想指导下,依据心理学与教育学有关思想以及相关理论,利用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充分开发教学资源、注重教学内容的开放、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课堂上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参与课堂,动手贴图填图,体验地理学科的魅力。以教师为主导,通过构建情境、创设问题,引导学生完成议、讲、练等活动,由此掌握学科知识,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二、学情简析

  本课时教材内容整体难度较大,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移动,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等内容的理解需要以本节前两课时,尤其要以热力环流和风两部分内容作为基础,所以学生对上两节课内容的复习和本节内容的预习同样重要。课堂学习中注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与合作学习积极性,以学生动手制作、自主观察、合作讨论为主要的难点突破手段, 辅以教师及时点拨和鼓励,力求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构建本节课知识体系,达到灵活变通、活学活用的学习效果。

  三、目标导航

  知识目标:理解全球气压带与风带的形成、分布、移动规律及对气候的影响;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能力目标:绘制三圈环流示意图,提高读图、绘图和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习热情,培养科学世界观;陶冶爱国情操,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四、重难点与方法

  教学重点: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规律;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教学难点: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教学方法:以分组合作、自主探究问题为主,导、议、讲、练等为辅。

  教学手段:微课、自制教具、挂图、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如表1)

  专家点评:参加山东省高中地理德育优秀课例展评的这节教学设计,能充分体现新课改课堂教学和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呈现如下特点。第一,设计学习链条,实现从学科逻辑到学习逻辑的转化。本课精心设计“剥笋式”的思维链:太阳辐射—单圈环流→自转—三圈环流→公转—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海陆分布—大气活动中心,以此為主线搭建进阶式学习的思维路径,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层层递进形成对“大气环流模型”的完整认识与整体把握。第二,注重过程探究,挖掘知识蕴含的思维和方法价值。在思维链的每个节点都假设若干条件,按照“假设—推理—验证”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构建、合作探究生成“有意义”的知识。第三,整合教学资源,重塑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习方式。本课从目标出发,根据学生特点及特定的学习内容来设计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习方式。此外,本课还从“地对人影响”的角度,在大气环流与实际问题的“结点”上引入实际问题,既能让学生领略知识的价值与魅力,又有助于培养学生全球意识和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本课若能把地理空间技术引入课堂,在课程资源开发、辅助学习、拓展学习等方面寻求改变与突破,将更利于实现学生的个性化、交互式学习。(山东省临沂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相 炜)

上一篇:“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图表解析(人教版)

下一篇:板图:地理教师的第一修炼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