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综合教育 >

国内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特征研究的五年综述

作者:未知 时间:2016-11-17 阅读:( )

  【摘 要】 远程开放教育是当下中国实现高等教育公平的中流砥柱,随着开放教育质量保证工作的深入开展,学习者特征研究的重要性引起了广泛关注。本研究根据近五年远程开放教育核心期刊的文献检索出132个(篇)样本。数量统计分析发现:该领域的研究数量呈上升趋势,但总体质与量仍然差强人意;远程开放教育试点高校及非试点高校均参与了该项研究,试点高校内67所试点项目普通高校与国家开放大学及其体系处于均势,国家开放大学保持一定的系统优势。研究维度内容分析发现:理论框架亟待演进;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等研究维度的实证研究还为数不多;学习障碍的研究以辍学研究为代表开展得较为深入;慕课和数据挖掘是学习者特征研究领域中新的研究维度。本研究根据数量和维度分析,对学习者特征研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特征;研究综述;核心期刊;五年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6)08—0005—08

  一、引言

  国家开放大学(简称“国开”)2012年转型自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无论是改革开放时代背景下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诞生,还是国开转型所处的当下“现代信息技术与远程开放教育深度融合”(杨志坚,2014)的新常态中,国开(包括前身)始终走在时代发展的前列,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作为一所“新型高等学校”,国开以远程开放教育的形式,着力于我国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从2012年至2014年底,已累积招生302.82万人;截至2014年底,国开在校生总人数达356.1万人。对于国开办学体系而言,在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来自系统内的敏锐自省也因应而生。严冰(2006)指出“远程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缺失”成为制约远程高等教育良性、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超体量”(徐皓,2009)的发展,对于质量保证带来严峻的考验,等等。对此,在《国家开放大学2014年工作要点》中,深化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明确指出需要“制定国家开放大学质量标准和评估指标体系”。

  质量标准是质量保障的准绳。质量标准体系的构建需要将学习者特征纳入考量范围。对学习者特征研究的深入,是国开“由‘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严冰,2006)的工作路径。

  二、研究方法和样本

  郝丹(2012)依据《中国远程教育》和《美国远程教育》两本学术期刊,比较了中美远程教育研究发展与热点,认为国内的“学习者和学习的研究”除了存在量上的不足,还存在研究维度上的不足——“还没有将焦点更多地放在学习者身上”。以此为契机,本研究扩大了对国内远程教育学习者特征研究的提取范围,通过研究数量统计分析和研究内容维度分析,以期描述研究整体发展趋势,为国开及其体系进一步的学习者特征研究提供参考。

  样本的提取过程分为五个步骤。第一步,根据三组关键词,即“学习者、学生、learners(learner)”,“特征”和“远程教育、开放教育、网络教育、E-learning”,依次提取一个关键词并组合成文献检索因子。第二步,依托万方数据库搜索引擎,以2010年至2014年为时间维度,依据文献检索因子进行文献的精确检索。第三步,兼顾可操作性原则,将期刊遴选范围设定为五种远程教育核心期刊,即《开放教育研究》《现代远程教育研究》《现代远距离教育》《远程教育杂志》《中国远程教育》,共检索出25篇文献。第四步,以上述文献检索因子为主题,进行文献的模糊检索,共检索出110篇文献。第五步,将精确与模糊检索得到的文献合并,去掉重复的2篇,剔除1篇会议论坛综述,最终得到132篇与学习者特征相关的研究报告,作为文献研究的样本。

  三、研究数量的统计分析

  (一)五年发展态势

  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特征研究五年来的整体发展趋势如图1所示,研究数量整体呈上升态势。从2010年19篇,历时5年发展,2014年数量增长逾六成,但仍仅为31篇。如按照年份折算平均数量,也并不理想。其中,2012年出现了较大波动,恰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向国家开放大学的转型期重叠。

  由于刊物侧重点的不同,选定的五种专业核心期刊对于学习者特征的关注程度是存在客观差异的,如图2。五年间五种核心期刊中,《中国远程教育》对于学习者特征的关注度最高,总共刊发38篇研究文章,显示出国开作为主办单位对于学习者特征研究的关注度较高。综合以上两个方面,在国内远程开放教育研究领域内,学习者特征研究尚未发展成一门显学,有待引起学界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二)研究主体分析

  工作实践的推进与学科研究的发展相辅相成,需要汇聚整个领域的集体智慧和力量。五年来,在学习者特征研究中,处于优势地位的研究主体是教育部1999年批准的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单位(简称“试点高校”),权重高达70%(见图3)。其中,非试点高校在该领域内的参与度接近总量的四分之一。足见“无线网络革命时代”中“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Keegan, 2013)催生了线上和线下教育形式的融合,从而也引起了高等教育领域内试点与非试点高校的共同参与。

  试点项目高校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两个部分,即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现转型为国开)与普通高校(67所)。聚焦试点高校内部对于学习者特征研究的贡献率,见图4。在提取的132个样本中,试点项目普通高校贡献率略高于国开及其系统,两者整体处于均势。

  进一步深入剖析两个部分的参与度,根据样本中第一作者的所在机构,筛查出67所试点项目普通高校中仅有18所参与了学习者特征研究,占试点项目普通高校总数的26.87%。其中居于贡献数量前三位的分别是北京师范大学(14篇)、华东师范大学(8篇)和华南师范大学(4篇)。与此同时,在国开系统内部,总共有16所地方开大或国开地方分部参与了该项研究(见图5),也仅占所有44所省级电大的29.55%。无论是试点普通高校组内,还是国开系统内部,对该项研究的参与度均不足三分之一。

  此外,研究主体中也包括境外高校相关经验的推介,以及国家及部属科研机构的参与,但两者比重较少,合计仅占7%。缺失了对学习者特征的关注及必要的研究,势必会影响教学以及质量保证工作。发挥国开系统优势,在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在质量保证的多重管控机制下,持续地关注学习者特征研究,对于自身发展,乃至整个远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积极且重大的意义。

  四、研究维度的内容分析

  (一)研究的理论模型发展脉络

  学习者特征的调查研究源自教学工作实际需求。“与学习者特征相关的理论模型是远程学习者特征模型调研的重要内容”(程庚等,2005)。在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特征研究维度中,首先需要聚焦该研究的理论框架,见表1。

  如表1所示,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特征研究的理论模型发端于成人教育,“对成人学习了解得越深入,就越能理解远程学习的本质”(穆尔,1996)。程庚等(2005)也指出 “传统的学习者特征分析方法不能实现对远程学习者特征分析”。结合成人教育发展,特别是远程开放教育发展,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学习者特征研究理论模型,为教学与研究提供基础,其重大意义不言自明。

  在学习者特征研究中,丁兴富(1998)7个维度的研究框架,其“地理学资料”中包含的“通信”以及“情境状态资料”中的“通信条件”等内容,在当下“互联网+”时代有待革新。陈丽等(2005)的模型侧重于学习风格,但学习风格仅仅是学习者特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对于学习者特征的整体把握,不仅仅建立在对每个子系统的深入了解之上,还涉及诸多子系统之间的关联。王迎等(2006)的DSMS模型锁定了人口学特征、支持性特征、动力特征和策略特征。人口学特征是学习者特征始终保有的组成部分;动力(学习动机)特征是远程开放教育中“教”与“学”发生联系的基础;远程教育语境下的学习支持服务依托于支持性特征;学习者学习策略的甄选应用也纳入到了研究的框架中来。

  结合当下中国远程开放教育的发展,科学选取适宜维度并构建实用性强的学习者特征研究模型是颇为奏效的方式。但维度选取的前提条件之一是摸清整体的备选维度项目和其内部的组合及聚合关系,在“现代信息技术与远程开放教育深度融合”(杨志坚,2014)的当下,学界对此的认知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研究内容的进展

  在学习者特征研究中,“大部分学者只对远程学生的人口学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只有少数学者对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障碍等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的力度需要加强”(韩颖,张云祥,2014)。

  1. 学习动机的研究进展

  学习动机又称学习动力,是激发和维系学习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指标,对于教与学分离的远程开放教育而言,其重要性尤为突出。江鸿等(2011)讨论了远程学习者的学习动机管理模式。汪向征等(2012)关注了大学生微博的交互行为,在王明辉等(2009)的研究发现基础上指出微博(网上)学生的“人格特征与行为动机间存在关联”。汤会琳、辛小林(2011)从自主学习行为出发,归纳了其内涵维度“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计划、学习调控以及对物质和社会环境的利用等”,“其中学习动机是核心”,并根据经验认为“当前我国远程学习者在适应自主化、个别化学习上存在元认知方面的缺陷,学习动机功利化,学习态度较差,学习过程的计划、组织、自我指导、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基本处于被动状态”。辛普森、肖俊洪(2013)认为,应“主动向学生提供学习动力支持”,而目前“远程教育机构过度关注(尤其是在线的)教学资源的提供,忽视对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发”。对于如何提升学习动机,岑红霞(2013)通过对开放教育成人学生英语学习过程的研究,“提出了建构自主支持的社会情景……提升学习动机”。这些研究大都集中在模型的构建或构想上,或仅是基于经验的分析,有待通过实证研究来加以验证。

  相关的实证研究初见端倪,近五年国内出现了相关的较大样本的定量研究。李运福、傅钢善(2014 a)探索了学习风格与学习动机的关系。依据“Felder-Silverman的学习风格”聚类了2,639位学习者,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具有不同学习风格的学习群体的动力性特征进行了差异分析”,归纳总结了“不同学习群体网络学习动力性特征”。此外,“开放大学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2014)(以下简称为“课题组”)在“15个省市级广播电视大学,覆盖本、专科78个专业……6,721份有效问卷的基础上”,分析认为“国家开放大学学习者的结构复杂且分布广泛、学习动机多样且学习需求实际”。其中,课题组(2014)的研究聚焦国开开放教育领域,兼顾了人口学特征、学习支持等维度,样本数量大且提取样本范围广泛。但其发现的学习者特征动力部分与汤会琳、辛小林(2011)基于教学经验的认识并不一致。由此可见,基于主观经验的分析具有某种局限性,相关的定量研究仍有持续深入的必要。

  2. 学习策略的研究进展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有意识的心理过程,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对于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特别是在遇到学习困难时,其作用显著。戴妍(2014)倡导在在线学习中使用“对话式脚手架”的学习策略。段金菊(2011)“对Moodle教学平台中学习者的谈话行为(包括其中体现的学习策略)进行了分析”,认为促进“高水平思维”对于网络“深度学习”具有核心意义,而该能力的使用属于学习策略范畴。郑勤华、时芝平(2013)研究发现网络教育中,“缺少学习时间以及缺少学习技能”会对学习者评价网络教育机构的服务产生负面影响。虽然其中涉及学习策略部分,如学习时间管理、学习困难时的学习策略运用等,但其焦点是学习者对于教育机构的满意度。目前,对于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学习策略水平的整体认识还缺乏必要的实证研究。

  对于学习策略的实证研究数量较少。李运福、傅钢善(2014 b)借助AMOS6.0、SPSS19.0等统计分析工具,采用多群组路径分析法,对1,715份有效问卷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了群组间的学习者特征关联,其中与学习策略相关的部分特征见表2。其群组间、变量间的关联分析值得借鉴。在借鉴的同时,需要明晰教育研究范畴中的学习策略研究理应服务于学习效果或间接地影响学习效能感,借助统计手段建立相应的关联颇为必要。

上一篇: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艺术素质测评的思考

下一篇:虚拟现实环境中远程学习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