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综合教育 >

基于课程性质课堂观察的高中地理图像开发建议

作者:未知 时间:2016-11-11 阅读:( )

  课堂观察从多个维度评估课堂,是促进课堂教学活动改善的有效手段。LICC课堂观察模式包括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和课堂文化四个维度的观察,其中课程性质维度的课堂观察,从目标、内容、实施、评价和资源五个视角开展,体现了该课堂观察模式的学科视角。地理图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世界海洋表层洋流分布规律”这一教学内容,以地图为载体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其对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及人地协调观等高中地理核心素养涉及广泛。据此,本文以 湘教版“大规模海水运动”教学内容为例,开展课程性质维度的课堂观察,从目标、内容、实施、评价和资源五个视角提出具体建议。

  一、课程性质维度图像目标制定建议

  LICC模式的课程性质维度的目标视角观察点包括:预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学习目标的表达是否规范和清晰、目标根据什么(课程标准/学生/教材)预设、是否适合该班学生、在课堂中是否生成新的学习目标及是否合理等。

  1.图像目标观察点记录

  对使用湘教版教材的课堂进行图像目标观察点观察发现,多数课堂能关注课程标准“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能注意学情,能关注生成性学习目标。如对运用地图的要求,从图像目标制定上,能重点关注教材上的三幅图像:一是将“南北半球洋流模式图”作为洋流与气压带、风带关系的图像支架,引导学生探究洋流的主要成因,并将教材关于洋流成因和分布规律的文字叙述作为学生完成成因探秘和规律总结的自学和讨论材料;二是将“全球洋流分布(北半球冬季)”作为学生归纳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的图像支架,引导学生归纳出不同纬度、不同海陆位置以及不同季节的世界洋流分布;三是将“北大西洋中低纬度海区包括两条航海线的区域图”作为“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图像支架,引导学生对照图像,参照案例说明洋流对气候、航行、生物和海洋污染等地理环境的影响。不足常出现在图像目标制定时,易将学生作为行为主体,三维目标缺乏融合,不同图像的运用缺乏整合等。

  2.课程性质维度图像目标制定建议

  从学习目标的准确和清晰性,对使用湘教版教材的课堂图像学习目标制定建议如下:运用南北半球洋流模式图、全球洋流分布(北半球冬季),独立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并以文字、图像等多种形式表达、交流归纳的成果,增强区域认知意识;运用北大西洋中低纬度海区包括两条航海线的区域图,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提升综合思维能力、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

  二、课程性质维度图像内容选择建议

  LICC模式的课程性质维度的内容视角观察点包括:教材内容的增删合换、课堂中生成的内容、选择的内容与本学科特点、核心技能逻辑关系以及容量是否适合该班学生和对不同学生的需求是否满足等。

  1.图像内容观察点记录

  对使用湘教版教材的课堂进行图像内容观察点观察发现,多数课堂能关注对教材内容的二次加工,如对“南北半球洋流模式图”图像内容的调整,删除图像中“赤道逆流”分布内容,增添“北半球中高纬洋流东西岸寒、暖流差异”内容;关注课堂上生成的内容如学生绘制“世界洋流模式简图”;在“全球洋流模式图”中添加“四大渔场的位置”等。不足一般是在图像内容选择时,常出现两种倾向:一是过分依赖教材图像,缺乏对教材图像的深度加工;二是对教材的部分图像利用太少,用类似的网络图像案例替代等。

  2.课程性质维度图像内容选择建议

  从对图像内容“增删合换”的有效性,对使用湘教版教材的课堂图像内容选择建议如下:如对教材图像的重新合成,教材提供的“南北半球洋流模式图”,高一学生的归纳能力较为薄弱,而教材在“南北半球洋流模式图”之后直接要求完成世界洋流模式图的重新绘制活动,而学生即使在互助讨论中都较难完成。因此教师可以按学生能力,提供归纳南北半球不同纬度的洋流分布情况并区分寒、暖流,但缺少箭头的图1;或者提供归纳北半球不同纬度包含洋流流向的局部洋流分布,并区分寒、暖流,但却不完整的图2;或者提供南、北半球海陆分布模式图,但纬度分布与教材图像不同,所有的洋流分布均由学生完成的图3。这三幅图像内容均未标出纬度,可以提醒学生结合教材图像关注。三幅图提供的支架越来越少,可以根据学情在不同班级选择使用,也可以在同一班级同时提供,由学生自主选择。

  再如,对教材图像的调换,教材提供的“全球洋流分布(北半球冬季)”图,只标注回归线和极圈等纬线,教师可提供难度降低的含30°和60°纬线的图像。教材提供的图像看不到完整的大西洋洋流分布,教师可以提供包含大西洋、印度洋(冬季)和太平洋完整洋流分布的老版本湘教版教材该图像,或者提供以大西洋为中心的空白海陆分布图,该图像的提供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的归纳,也有利于教材中以北大西洋区域图为情境的后续“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活动的顺利开展。

  又如,增加新图像内容,在“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活动中,提供都柏林和圣约翰斯的气温曲线图如图4,为学生阅读二者1月气温的较大差异提供较强的视觉冲击,从而更好地体会不同性质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三、课程性质维度图像教学实施建议

  LICC模式的课程性质维度的实施视角观察点包括:预设哪些方法(讲授/讨论/活动/探究/互动)及与学习目标适合度、是否体现了本学科特点和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创设的情境及是否有效等。

  1.图像实施观察点记录

  对使用湘教版教材的课堂进行图像教学实施观察点观察发现,多数课堂能关注对教学方法的预设,如对“南北半球洋流模式图”教学实施时,教师讲授读图的一般步骤应从图名、图例和图的内容依次阅读,提醒学生关注从不同纬度进行描述,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归纳规律,创设多样的涉及图像的情境(如小黄鸭玩具事件、马航残骸寻找事件等)为学生提供探究支架等。但常出现由于对学情分析不够,对学科特点关注不足,导致教师对图像情境的深度开发、学生对图像情境的独立思考难以进行,讨论交流流于形式,探究发现浮于表面,师生、生生互动难以深入,最终多以教师的重新讲授或者低端的阅读教材文字找答案收场。

上一篇: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

下一篇: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