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高校教学论文 >

大学生心理和谐与和谐校园构建关系探讨

作者:未知 时间:2015-06-06 阅读:( )

党的十七大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长期目标,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大学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也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与基本目标。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以个体的生命和价值体现为本,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本,把促进学生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作为最终目标,使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得到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大学生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重要保证,培养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且心理和谐的大学生,对和谐大学校园建设和和谐社会建构意义重大。帮助大学生及时化解心理困惑与危机,增强大学生的自我调节与适应能力,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防范大学校园中隐形失控行为的发生,既是大学生心理和谐的重要内容,也是建构和谐大学校园的必备条件。

一、大学生心理和谐与和谐大学校园的意蕴解读

()大学生心理和谐的内涵理解

从一定意义上说,心理和谐与社会和谐是完全一致的。林崇德、吴远等研究认为社会和谐主要表现为有三种关系即自我关系、个人与他人关系和个人与社会关系,由此可将心理和谐概括为三个层次即自我心理和谐、人际心理和谐与社会心理和谐[1]。个体自我心理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所谓自我心理和谐是指个体能够接受现实状况与自己的理想目标之间的差距以及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差距,能够在看到并承认差距的同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王登峰研究指出,自我和谐应当包括六个方面的特点,即能够平衡过去、现在和未来并对生命做出最好的利用;妥善处理冲突和选择;了解和接受自我;接受他人,善与人处;正视并接受现实;人格完整和谐[2]。自我心理和谐既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因为社会归根到底是由个体以及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与活动来构成的,没有个体内心的和谐与平衡,社会即使表面上一团和气,内部也必定会出现失衡。人际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单元,具体表现为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体与他人如亲子、夫妻、上下级、同事及朋友等能够保持恰当的亲密程度及接受与合作的程度,并且在各种不同的角色要求之间能够灵活协调;二是交往双方在社会地位、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差距和差别能够被彼此接受;第三表现为交往双方可以接受彼此在社会地位与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变化[3]。个体通过组成群体而构成社会,并且必定要在群体中与他人相互作用,因此,群体的形成可以说是社会存在的方式和标志。同时,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组织形式,群体起着维系社会秩序、传承和延续社会价值规范,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群体内部和群体之间的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从个体自我和谐到人际和谐,其最终目标是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协调发展。

心理和谐是指个体的基本心理过程和内容彼此之间,或者各部分与整体之间相互协调和内在统一的健康社会心态。吴九君认为,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大学生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大学生心理和谐主要体现在自我和谐、人际关系和谐及人与事和谐三方面[4]。综合当前学者的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和谐主要表现为:一是知情意行的统一。大学生通过自我及周围环境的正确认知,在情感和意志方面产生积极的反映,知情意行相互渗透和高度统一。理智能主导生活,生活又充满热情,行为能受到意志的控制和调节;二是大学生内在人格的统一。人格是个体在适应环境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心理与行为模式的总和,大学生的健康人格是有机统一的、完整的和稳定的,即以信念和人生价值观为核心,把需要、愿望、思想、态度、目标与行为统一起来,表现为一个人内心信念和外在行为的统一、过去与现在表现的统一、公众场合和私下场合表现的统一;三是大学生价值体系中低层次追求和高层次追求之间的平衡和谐。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观点,人类从低到高有生理、安全、归属、尊重、自我实现等不同层次的需要。生理与安全需要是低层次需要,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是高层次需要。一个人的主导需要往往决定着他的行为价值取向,低层次需要是人的本能要求,主要解决人的生存问题。而高层次需要是人性的体现,满足的是人的精神层面的发展需要。一个心理健康和谐的人,必须是要在科学世界观、价值观指导下,努力实现低层次需要与高层次需要的协调一致,有效地保持人与环境的良好适应。

()和谐大学校园的涵义及特征分析

创建和谐校园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学校的具体体现。所谓和谐校园是以校园为载体,以内和外顺、同舟共济、政通人和、稳定有序为主要特征,以实现学校教育各子系统或要素全面、协调、自由、充分发展,良性互动、整体优化为教育理念。和谐的校园应当体现出科学性、民主性、人文性与开放性等特征的有机统一。故此,和谐大学校园是指大学内部呈现出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态势,或者说是大学校园内部各种要素处于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

和谐大学校园是学生发展、教师发展与学校发展的和谐统一,是大学校园人际关系的和谐统一,是自我教育、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和谐统一。吴艳华、李明宝研究认为,从心理和谐的角度看大学和谐可具体体现为:和谐校园的精神是一种承认、一种尊重、一种感恩、一种圆融;和谐校园的内涵是人心和善、相处和睦、上下和顺、内外和平;和谐校园的基础是相互包容、求同存异、共生共存;和谐的佳境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校园和美[5]。综合众多学者的相关研究,和谐大学校园的特征应当包括依法治校、民主管理、以人为本、公平正义、开放宽容、诚信友爱、注重创新、充满活力、安全稳定、整体有序。同时,在对和谐大学校园的内涵进行理解时应当充分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理论基础,注重坚持科学准确的办学理念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理性要素,认真协调好大学内部各种关系,建立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利益分配机制,建构健康积极的大学校园文化并以此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渗透浸润,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大学生心理和谐与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关系分析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大力推进和谐校园建设,二者高度统一于和谐的本质内涵。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心理保障,和谐大学生校园孕育大学生的心理和谐,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条件。心理和谐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精神动力,和谐校园为心理和谐提供外部环境保证,二者相互促进。

()大学生心理和谐是促进大学校园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

和谐大学校园主要包括大学校园里人与人、人与校园环境的和谐两方面,其中人与人的和谐为主要方面。人与人的和谐的实现是以个人内心和谐, 即心理健康为前提。个人心理不健康,就会影响个体的正常发展,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和个人与外部环境的冲突,从而对构建和谐校园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大学生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条件,是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重要组成,是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前提基础。

()构建和谐大学校园对大学生心理和谐具有积极的促进和引导作用

安定和谐的校园环境是大学教育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在稳定和谐的大学校园环境中,教师才能心情舒畅,乐于施教,学生才能安心求学,健康成材。同时,大学生的发展与学校发展要做到和谐统一,就要求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其核心是把学生置于学校的中心地位,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激励学生、教育学生、保护学生,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 以实现学生与学校的共同发展。通过构建和谐校园,积极地排解大学生心理问题,这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本质要求。

()大学生心理和谐与大学校园和谐两者和谐共生

大学生是大学校园的主体,要构建和谐稳定的校园,必须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和谐发展的基础是心理的和谐即心理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交往和发展的前提,是大学生品德培养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也就谈不上学生的和谐发展。没有学生的和谐发展,也就没有学校的和谐发展。和谐校园建设能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心理和谐与校园和谐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稳定和谐的校园氛围,良好的人际关系也能深深影响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没有和谐的校园环境同样也很难有学生的和谐发展。

三、加强大学生心理和谐塑造,构建大学和谐校园

()强化大学生人格修养,提升大学生人生境界

良好的自我认知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人格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大学生要学会认识自我、欣赏和悦纳自我,始终对自己充满信心。这样才能科学地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推动心理健康发展[6]。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受社会及家庭等多元思想的冲击必然引发大学生强烈的心理矛盾与冲突。当前,大学生群体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盲目追求个性与个体享乐,个人主义倾向极其严重,社会责任感相对淡漠,心理适应能力较差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高校必须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相应的教育。如加强大学生法纪教育,开办各种法制讲座,引导大学生学会知法守法;加强大学生文化素养教育,通过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拓展大学生知识面,提升其人文与科技素养和理论素养,开阔心胸,提升人生境界;建立健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预防、监控与疏导体系,指导大学生面临困境时积极调整心态;鼓励和引导学生走出校园,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与行为调控能力等。

()注重加强高校各项制度建设,提供管理机制保障

加强高校制度建设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的重要保障。高等院校应当注重健全各种管理制度,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为学生心理健康与和谐提供重要保障。如加强民主制度建设,保障学生依法行使权利,积极参与民主管理;完善学校公共管理制度和措施,加强校园管理、环境整治及公用设施等建设工作,保障校园的安全稳定,建立和制定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对机制等。同时,高校应当积极建立全方位的服务保障制度,包括完善贫困大学生帮扶资助机制,不断拓展资助形式;建立健全心理和谐教育机制,重视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中心的建设,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及心理咨询与辅导等;全面落实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机制,加强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引导大学生学会合理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积极开展各种创业活动等。

()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构建人文关怀氛围

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既有利于形成一定的文化观念和文化环境,也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精神风貌。建设和谐校园文化,要善于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高校可通过各种讲座、报告会、社会实践活动及培训班等形式引导大学生解决各种困难,正确处理各种角色关系,实现自我和谐;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真正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美化校园环境,为和谐心理提供良好的外在环境;加强校园安全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陶冶性情,达到物我和谐。通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增强凝聚力与归属感,更利于和谐心理的建构。同时,积极整合传统文化,以传统文化为主导,融合多元文化,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着力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处理好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在关注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更要把精力放在精神文化建设中,最终通过提升精神内涵达到育人的效果和实现物质文化建设的教化功能。校园文化建设的落脚点在于培养大学生成才,最终目的是使大学生和谐健康地发展。

()加强校园网络建设与监管力度,传播先进文化

高度发达的校园网络只有规范有序才能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减少或杜绝负面影响,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高校应重视校园网络道德教育,通过网络知识讲座的形式,强化网络道德教育,把其作为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建立健全校园网规章制度,规范网络行为。在高校拥有校园网的充分管理权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确保上网资料的科学性、思想性和政治性,保障信息安全,规范上网行为。再次,加大网络监管力度,形成一套网络监管机制。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加强网络监测监管力度,打击和治理各种网络非法行为。加强现有的网站在传播先进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有效利用网络资源,规范管理资源等。

综上所述,构建和谐的大学校园,大学生心理和谐是精神内核,它能促进人际和谐与智力开发。大学是传承人类文明与文化的精神家园,和谐的校园对于大学生心理和谐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当清楚地认识到大学生和谐心理的培育与和谐大学校园建设之间的紧密联系,并以此为契机,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吴远,曹芸.心理和谐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3)22-25.

[2]王登峰,崔红.心理卫生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1-24.

[3]王登峰,黄希庭.自我和谐与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心理学解读[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1-7.

[4]吴九君.中国传统文化和谐思想对大学生心理和谐教育的启示[J].北京教育,2012(12)58-59.

[5]吴艳华,李明宝.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构建和谐校园[J].中国成人教育,2007(3)18.

[6]梁金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热点问题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 163.

上一篇:凝心聚力促发展,再踏层峰辟新天

下一篇: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的教学模式探究与实践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