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教育动态 >

“未来教室”是什么样?到底该怎么建?

作者:未知 时间:2015-05-04 阅读:( )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校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但是技术支持下的课堂结构依然没有特别大的变化。而目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翻转课堂”、“微课程”、“混合学习”、“虚拟现实”、“泛在学习”等学习模式,让“未来教室”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1为什么要建“未来教室”

通过建设“未来教室”促进学校跨越式发展。“未来教室”的建设和应用,可以帮助学校实现教学模式、方法、内容的创新,最终从技术层面打破硬件、软件、资源三者的壁垒,使真正意义上的优质资源“班班通”成为可能,最终形成可以支持未来教学模式、学习模式和技能培养的信息化互动教学环境,具备探索整合国际前沿技术与教学理念的新阵地。

通过建设“未来教室”培养下一代教师队伍。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实现教师由知识灌输者转向学习组织者;从单向传递者转向互动支持者,由执行者变为建构者,由实施者变为开发者;为教师提供全球教育资源共享、培训与技术支持平台,从教案设计、论文、教学反思、研究课题、工作计划、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跨区域交流等维度,打造一批可以驾驭和实践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的教师队伍。

通过建设“未来教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发更多学生的无限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国际化思维,感受多元文化,提升国际文化理解能力,做有中国灵魂、有世界眼光的世界公民。

2“未来教室”什么样

现代教育的本质是为每个学生创造充分发展的时空,给每个学生提供释放潜能的机会,使每个学生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在“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程”等新教学模式的推动下,在众多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环境中,如果新技术仍然不能推动课堂结构的改革,将会严重地削弱新教学模式所能产生的巨大作用。

“未来教室”的重要意义是通过技术支持下的全新课堂结构,是由创新型教师通过学习模式变革的新课堂培养出具备创新素质学生的过程,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未来教室,不应仅仅是满足同步连线课堂这种基础性功能,还应该具备如下特征:

满足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学习的需要,有对应的信息化工具支持个性化学习、分层分组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学习方式。

能够促进和培养未来教师的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创新与教学模式创新,便于研究成果的形成和分享。

符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提供培养未来工作技能的空间,即团队协作、批判性思维、沟通技能、信息加工与整合等。

提供全媒体兼容和传播的需要,包括各种接口的硬件、软件、资源等。

3“未来教室”的建设路径在何方

理念的突破。学校如果没有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立足本校、放眼全球的理念,再好的设备与技术也不可能带来任何有意义的改变。可以说,许多新技术、新设备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太大的突破。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使用单位,也就是学校在这方面并没有太多的经验;技术提供方或设备提供方基本处于“搬箱子卖货”的水平,对教育的理解本身就比较欠缺;一般学校很难接触到国内外相关的先进科研成果。这些原因导致学校多数是在设备上“超英赶美”,但在信息化核心理念上基本上还是上世级80年代或者90年代的水平。因此,建议学校在建设未来教室之前,要多与国内一流院校、先进地区名校、国外发达地区的学校、国际上知名的公司、研究机构交流,有条件的可以建立合作,联手发展才是未来教室发展的出路。

狠抓团队建设。一线教师,也就是“未来教室”的真正用户,他们不仅是真正的探索者、实践者,也是风险承担者。目前国内兄弟院校在具体的团队建设过程中,真正的成功者可以说是凤毛麟角,特别是可以成功驾驭“未来教室”的“未来教师”太少了。所以,需要寻找更多的突破:一要培养合格的培训师,因为我们不仅需要精通教育新理念的“教育专家”,而且需要精通新技术的“技术专家”,更需要拥有丰富教学经验、具有国际视野的“学科专家”。二要建设系统的专业发展平台,我们的新教师培养之所以困难,是因为没有一个完整、系统、可持续的发展平台,而目前多个平台又没有办法进行有效整合。

实现技术的有效整合。“未来教室”中的技术不再是辅助性教学,而是教与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不仅仅教师的教要基于技术,关键是学生的学也要基于技术,这也是“未来教室”区别于传统多媒体教室最本质的地方。基于技术学习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是21世纪最重要的工作技能之一。同时在多种技术存在的一节课中,教学应用最难的地方不是技术的掌握而是技术的选择,现在的信息化设备不是不足而是太多,如何选择最合适的技术工具恰当地解决生成性的问题,是未来教师所需要的核心素养。

因此,学校要充分地把握好教学的本质,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整合技术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思考:什么是学生值得学习的?什么样的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实现高水平的学习?什么样的评估和评估工具可以让学习者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这样就可以保证教师是在运用技术解决教与学的问题,而不是技术在某种程度上“绑架”教师去使用更多的功能。

上一篇:四步骤法轻松“拿下” 中考英语书面表达

下一篇:在开展学生互助合作性学习中数学教师的指导策略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