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统计学方法 尽可能详细描述,建议补充有关统计研究设计、资料的表达与描述、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统计结果的解释和表达等具体要求。应写明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等),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3.45,c2=4.68,F=6.79 等)。当涉及总体参数(如总体均数、总体率等)时,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再给出95%可信区间(CI)。研究结果中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c2值、q值等。统计学符号按GB/T 3358.1-2009《统计学词汇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一律采用斜体排印,常用的有:① 样本的算术平均数 (中位数M);② 标准差s;③ 标准误s ; ④ t检验; ⑤ F检验;⑥ 卡方检验c2;⑦ 相关系数r; ⑧ 自由度υ; ⑨ 概率P。
11、研究设计 应告知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方法。如调查设计为前瞻性、回顾性或横断面调查;实验设计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属于第几期试验,是否采用了盲法措施等。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告知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12、缩略语 本刊编辑部确定的被行业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可直接使用(见本刊每期杂志及本刊网站公示),其他首次出现处需先注明全称,然后用括号写出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例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不超过4个汉字的名词一般不使用缩略语,以免影响论文的可读性。
13、参考文献 写作时应亲自阅读近年主要原文献,并尽量精选。文献采用顺序编码方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排列于文后。内部刊物、未发表资料(不包括已被接受的待发表资料)、个人通信等请勿作为文献引用,确需引用时,可将其在正文相应处注明。引用文献(包括文字和表达的原意)务必与原文核对无误。同一文献作者不超过3人的全部著录;超过3人可以只著录前3人,其后加“,等”(西文加“,et al”,日文加“,他”)。作者姓名一律姓氏在前、名字在后,外国人的名字采用首字母缩写形式,缩写名后不加缩写点;不同作者姓名之间用“,”隔开,不用“和”、“and”等连词。题名后请标注文献类型标志,文献类型和电子文献载体标志代码参照GB 3469—1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可以采用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推荐的NLM′s Citing Medicine中的格式。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对有DOI编码的文章必须著录DOI,列于该条文献末尾。 文后参考文献为中文时,采用中、英文双语著录。用双语著录参考文献时,首先应用信息资源的原语种,然后用其他语种著录。作者姓名的英译文采用汉语拼音形式表示,姓的首字母大写,名按音节首字母大写的缩写形式。中文刊名使用其刊名的英文简称,不使用汉语拼音名称,无规范英文简称者著录英文刊名全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