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统计学分析方法的选择:对于定量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定性变量的性质和频数所具备的条件及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c2检验。对于回归分析,应结合专业知识和散布图,选用合适的回归类型,不应盲目套用直线回归分析;对具有重复实验数据检验回归分析资料,不应简单化处理;对于多因素、多指标资料,要在一元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便对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出全面、合理的解释和评价。
③统计结果的解释和表达:当P<0.05(或P<0.01)时,应说对比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不应说对比组之间具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异;应写明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多个均数之间两两比较的q检验等),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3.45,c2=4.68,F=6.79等);在用不等式表示P值的情况下,一般情况下选用P>0.05、P<0.05和P<0.01三种表达方式即可满足需要,无须再细分为P<0.001或P<0.0001。当涉及总体参数(如总体均数、总体率等)时,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再给出95%可信区间。
结果部分 结果的叙述应实事求是,简洁明了,数据准确,层次清楚,逻辑严谨,。若文稿有图表,正文不需复述全部数据,只需简述主要发现或数据,且表格应放在描述之后作为支持性证据。所有表格应按统计学的制表原则设计,力求结构简洁。①横、纵标目间应有逻辑上的主谓语关系,主语一般置于表的左侧,谓语一般置表的右侧。一般采用三线表,如有合计行或表达统计学处理结果的行,则在该行上再加1条分界横线。纵标目包括“总的纵标目”和“纵标目”,“总的纵标目”即指标,它是关于表体中数据的专业含义的解释性术语,常常是“例数”、“死亡率”、“百分比”、“血糖值(±s)”等,而“纵标目”往往是表中的第二个分组标志。②表应有序号和简明的表题,居中排印在表的上方。表序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依序编排。只有1张表时应标注“表1”。表号与表题之间至少应留1个同类字符的空隙。若为图片,图片清晰度需要大于300线,居中,使用图片须在文中注明“图1”等内容且与表格分开计算。作者需要认真核对正文和图表的数据,达到准确、统一。应着重总结重要的研究结果。以数据反映结果时,不能只描述导数(如百分数),应同时给出据以计算导数的绝对数。一般应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并给出具体的统计值,例如:t=3.58,(P<0.01),其中t和P均为斜体,且P值同均数一样在结果部分需写于括号内,表格中则不用。论著或定量研究设计的结果部分内容不应与讨论内容相混淆,也就是说结果是对统计数据或调查数据的一个总结和归纳,不做任何延展性的思考和说明。综述内容则可以在每一个结果之后进行一定程度的讨论。
讨论部分 讨论部分首先应该对本研究结果进行一个简单的文字性的陈述,如“本研究发现”,“本研究显示”。在每一个简单的结果说明后须讨论可能导致这些结果背后的原因或机制,此时可结合其他研究的结果进行原因和机制的讨论。同时应当与先前类似研究的结果进行对比和讨论,其结果是否一致,为什么一致或为什么不一致,原因为何?再次说明本研究的目的以及意义,讨论是否达到目的,以及最终文章的意义。在最后,还需要说明本研究的局限性,以及对未来研究的方向建议。
6、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四字应居中。文中参考文献格式为[数字]且上标,文后参考文献标号应为[数字]并置于参考文献最前,顶格且与参考文献之间有一个空格符号。每个参考文献必须标明其类型,如果为期刊文章,则需要提供精确的年、卷、期以及页码范围,页码范围需用“-”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