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作者 工作单位直接排印在作者姓名之下,英文文章和英文摘要中的作者工作单位应在省市名及邮编之后加列国名,其间以逗号分隔。
4、作者 简介第一作者姓名和通信作者的职称、学位与研究方向、联系电话(包括区号)、手机号、电子邮箱地址,均打印在正文首页最下边,用一横线与正文分开(参阅本刊)。
5、临床论著、基础研究类文章应附中英文摘要及3~5个关键词。中文在前,英文在后。临床研究、经验交流、短篇论著类文章,正文前附关键词3~5个,不用英文摘要;临床论著及基础研究文章中英文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部分,采用第3人称撰写,中文摘要字数一般要求500字左右,英文摘要字数可适当增加。内容要与中文一致,不分段、不列表、不引用文献、不加评论和解释。英文摘要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及邮政编码,作者应列出前3位,3位以上加“et al”。综述类文章必须在正文前有200~300字描述性简短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关键词尽量从美国NLM的MeSH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db=mesh)中选取,其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未被词汇表收录的新的专业术语(自由词)可直接作为关键词使用。中医药关键词应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编写的《中医药主题词表》中选取。有英文摘要的文章,应标注与中文对应的英文关键词。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还原为全称;每个英文关键词第一个单词首字母大写,各词汇之间用“;”分隔。
注意英文摘要中作者姓名用汉语拼音,采用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写,复姓应连写;名的首字母大写,双名中间加连字符,姓氏与名均不缩写。如:ZHANG Ying(张颖),WANG Xilian(王锡联),ZHUGE Hua(诸葛华),港澳台及外国作者的姓名写法遵从国际惯例。
6、正文 各级标题层次的编号,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加下圆点相隔,最末数字后面不加标点,一般不宜超过4节,如4节不够时,可再细分为(1)(2)(3)。
图、表尽量少而精。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图片扫描分辨率必须在300 dpi以上,发送格式:图片安插在正文相应位置并注明图序及详细图题;JPG格式图片必须作为附件一起上传至投稿系统中。采用三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有合计和统计学处理内容(如t值、P值等)时在此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表内数据要求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数。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题,说明性的文字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注意图表的自明性及独立性,要求在所附X线片的图解中注明患者年龄、性别、术前诊断、手术名称、摄片时间及随访时间,并简要描述主要病变征象。实物照片涉及尺寸者,应与比例尺同时拍照。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X线图应注意缩放比例要一致,左右侧不要拍反,肢体照片需包括一端关节。引自其他书刊者,应详注出处。
对有实质性改进方法要写明改进之处,如为自己创新的方法则宜详述。主要的药品、试剂、仪器、动物应说明来源、批号或规格。
研究观察所得的原始资料数据,经审查、校对、分析归纳和统计处理后所得出的结果,用图表或文字形式如实、具体、准确地表达出来。统计学处理必须在临床资料中单列一项,标明采用统计软件的名称及版本、检验方法,结论性指标应写出具体的检验值,如t值、x2值、Q值等,然后列出P值。
讨论着重在新的发现及从中得出的结论与观点。勿作文献综述,勿重复在结果一节中已叙述过的内容。应交代本研究不足之处和今后展望,可与其他报告的结果相联系、相比较。
文后参考文献引文必须是作者亲自阅读过的原文,应以近3~5年来发表的文献为主(≥50%),一般文章6~8篇、综述类文章15~20篇,并尽可能多引用本刊的论文。按文内引用顺序排列,在引用处以右上角码标示,加方括号,如×××〔1〕。在文后参考文献表中,各条文献按序号顺序排列,序号编码加方括号,不加圆点,空一格。注意作者姓名与文内应一致,并在引文题目后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参考文献类型。即: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汇编[G],档案[B],古籍[O],参考工具[K]。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即: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网上期刊[J/OL],光盘图书[M/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