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应紧扣研究目的及结果展开讨论,层次对应分明,防止跑偏;对结果进行分析归纳,并与其他研究文献比较,得出提示或结论,并分析可能原因,据此提出相应建议;有时还需分析研究的局限性及其影响,可能的改进建议。分层标题及叙述格式与“材料与方法”相同。“讨论”二字居中显示,无序号。
正文的其他要求:
图、表:全文图表应少而精,一般不超过5个。文字能描述清楚的,不做图表。同一结果不同时做表和图。图表必须符合流行病学图表标准,表格使用三线(顶线、表头线、底线)表,表内同一指标数据有效位数要一致;图表中的文字、符号、纵横坐标中的标值、标值线必须写清,图例排于图题和图之间或图中空白位置;图表的标题、表项目或图例、坐标轴标题等任何中文须有英文对照(标题、表项目及其内容中第一个单词、某些专有名词的首字母要大写,其余小写);尽量避免在图表下方加备注或说明(应尽量在“材料与方法”中说清楚)。图、表应放在正文中首次提到该图、表的段落下面。
计量单位:具体使用参照中华医学会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注意单位名称和单位符号不可混用;组合单位中斜线和负数幂不可混用。表示时间的“周”和“月”不用单位符号表示。ppm, ppb, M不得作为浓度单位使用。常用的剂量单位符号有ml、L、km2、g、kg等。
数字 执行国家技术监督局《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GB/T15835-1995),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分、秒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超过3位数字时,每3位数字1组,组间空1/4汉字。但序数词、年份、页数、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位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附带长度单位的数值相乘不能省略长度单位。
标点符号:标点使用要准确,符合层次、逻辑要求。注意冒号的使用,不能在同一冒号层次再使用冒号,遇此类层次应使用小标题或不使用第1个冒号。表示年龄、年份范围等的符号均采用“-”。中文文字的标点符号应采用中文的标点格式;英文摘要和英文单词之间的标点符号必须采用英文标点格式。
统计符号:执行国家技术监督局《统计学名词及符号》(BG3358-1982)的有关规定,常用符号如下:①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m(中位数用M);②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③标准误用英文大写S;④t检验用英文小写t;⑤ F检验用英文大写F;⑥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x2;⑦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⑧自由度用希文ν;⑨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应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x2值、F值等)。以上统计学符号均用斜体。为方便起见,本刊对天、小时、分钟分别采用国家规定的符号d、h、min。⑩生物、微生物的拉丁语名称应用斜体。
缩略语:在摘要、正文中使用缩略语时,应分别在摘要、正文内首次出现处先写明其汉文全名,然后括号中注明英文全名和缩略语。整体的数字结构和英文、拉丁文等缩略语不得拆开移行,或在本行写完,或全部另行书写。
个别词语:采用第三人称描述, 避免使用“我国”、“我们”、“我省”等第一人称用语;个别用词应规范,例如,在传染病疫情中使用“暴发”而不是“爆发”。
致谢:可在正文末尾(参考文献之前)另起一段用以致谢,列出不在文章作者之中的参与本研究其他人员的单位和姓名,并以圆括号将整段括住。
8、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列在全文末尾,“参考文献”标题后需加分号,居左显示,无序号,无缩进。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执行国家技术监督局《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7714-2015),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中的作者位1-3位则全部列出,≥4位则只列出前3位,后加“,等”或“,et al.”。汉文期刊用全名;外文期刊如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每条参考文献均需著录起止页。无论中英文参考文献,其标点符号均采用英文标点格式,并加空格。所有中文文献须有英文对照,并首先采用原中文文献的英文翻译,中文在前,英文另起一段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