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来稿要使用规范汉字。图表和正文中使用的符号必须一致和清晰(包括大小写、正斜体和上下角标等)。
5、量和单位严格执行GB3100~3102的有关规定。量的符号一律采用斜体(pH例外)。在表达量值时,在公式、图、表和文字叙述中,单位一律使用国际符号,且用正体。
6、图应有图序及图题,且置于图下方。表格采用三(横)线表,不留竖线、斜线,必要时可加辅助横线。表应有表序和表题,且置于表上方。图题和表题均需要中英文双语著录。 另外本刊对图的具体要求详见本刊网站。
7、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且只列入公开发表过的(学位论文除外)。本刊要求参考文献不少于15条。文献应在正文相应处标注,并按文中出现的顺序在文末依次编排。文献的主要责任者不超过3位时,应全部列出;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姓名一律采用姓前名后的著录法。外国人的名字部分可缩写,并省略“.”。期刊类文献和学位论文类文献均需要中英文双语著录。序号左顶格,书写格式(含标点符号)如下:
期刊格式:[序号] 主要责任者.题名[J].刊名(外文刊名可缩写),出版年,卷号(期数):起止页码.
普通图书格式:[序号] 主要责任者.书名[M].版次(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电子文献格式:[序号] 主要责任者. 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专著中析出文献格式:[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 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 析出文献其他责任者//专著主要责任者.专著题名:其他题名信息.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的页码[引用日期] . 获取和访问路径.
(专著包括以各种载体形式出版的普通图书、古籍、学位论文、技术报告、会议文集、汇编、多卷书、丛书等。文献类型标志如下:普通图书 M, 会议录 C, 汇编 G, 报纸 N, 期刊 J, 学位论文 D, 报告R,标准 S,专利 P,数据库 DB,计算机程序 CP,电子公告 EB。电子文献载体类型标志如下:磁带 MT,磁盘 DK,光盘 CD,联机网络 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