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共有24个学院(部),其中纳米科学技术学院进入了全国首批17所国家试点学院行列;设立了2个书院,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其中敬文书院定位于专业教育之外的"第二课堂",唐文治书院在"第一课堂"开展博雅教育。学校学生每年获得国家级奖项超过150人次。
在2011年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我校获得包括2项特等奖在内的5项大奖,特等奖数位列第二,总分名列第六。
在第29届北京奥运会和第30届伦敦奥运会上,陈艳青、吴静钰和周春秀三位同学共获得了"三金一铜"的佳绩,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特别致信表示感谢。
苏州大学科研成果
学校实施"顶天立地"科技创新战略,学科科研工作取得累累硕果。
截止2012年12月,我校化学、物理、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工程学5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基本科学指标)前1%学科。
2012年,自然科学领域获得国家级项目29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81项、国家重大重点项目2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位列全国高校第20位;人文社科领域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4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3项,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2项,1篇研究报告入选国家社科基金《成果要报》,3项成果获省部级一等奖。
2011年SCIE论文共计899篇(Ⅰ区、Ⅱ区307篇);2010年SCI索引排名位列全国高校第29位,SCI论文他引次数位居全国教育机构第25位,SCI学科影响因子前1/10的期刊论文位列全国高校第24位,SCI收录中国数学领域科技论文数量排名第15位;2011年我校共申报专利514件,授权专利240件。2013年4月11日,我校牵头的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通过了国家首批“2011计划”认定工作。
苏州大学办学规模
苏州大学现有天赐庄校区、独墅湖校区、阳澄湖校区三大校区,占地面积4051.78亩,建筑面积182余万平方米;学校图书资料丰富,藏书近400万册,中外文期刊30余万册,中外文电子书刊110余万册,中外文数据库76个。
学校主办有《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工科版和医学版四本学报及《代数集刊》、《现代丝绸》和《中国血液流变学》等专业学术期刊。其中,《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作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10年被评为全国高校三十佳社科学术期刊,2011年刊载文章被《新华文摘》等权威期刊二次文献转载和摘编47篇次,列全国综合性大学学报第16位。
苏州大学全面推进教育国际化战略,积极扩大对外合作与交流。
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日本、韩国、新加坡等20余个国家以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的150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
学校每年接收各类外国留学生2000余人次(含短期培训),来校学习医学类、国际贸易、工商管理、计算机、化学化工、建筑、社会学、园艺、英语、日语及汉语等专业。
学校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合作举办国际纺织专业,与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合作举办国际金融专业。
学校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开展了双学位博士、本硕连读、双学位学士等40多个学生国际交流项目。
学校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共建了"中新联合开放实验室"和"功能高分子研究所",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共建了"纳米科技联合研究院"和"绿色高分子工程与催化技术实验室",与法国爱迪特集团共建了"测控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等科研机构,有效提升了国际联合研究的能力与水平。
苏州大学积极探索境外办学的新路,与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合作建设了波特兰州立大学孔子学院。
2012年10月,作为我国首个在国外举办的大学,"老挝苏州大学"迎来了首届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