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教育类别和、 知识体系分类
理论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环节
通识教育
(54学分)
通识必修课
军事理论、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计算机、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发展、职业生涯规划等
计算机、政治理论、人文知识、数学建模、英语演讲等学科竞赛
通识选修课
设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艺术、学校特色课程等模块,安排在第三至第七学期,原则上要求按照模块选课,每个模块不低于2学分。
基础课实验平台、基本技能训练、学生艺术社团活动等
专业教育
(74-84学分)
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
根据不同专业而定,由若干门主干学科基础课程组成
学科基础实验平台、专业实验实践教学(含文献检索、专业研究方法类课程与实践)等
专业选修课
学科方向限选和任选课程模块
不同的方向模块课程,科研、专业技能提升的实践课程及创新创业训练课程等
综合实践教学
(22学分)
多个平台
军事训练、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实践周、学年论文、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大学生“三创”项目、各类学科竞赛跨专业综合实践等
合计
150-160(学分)
◆注重实验实践教学 为加强实验实践教学建设,学校建成了法学与社会工作、经济管理、劳动关系、文化传播、安全工程等5个实验区(含35个专业实验室)以及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场所。
文化传播实验教学中心、劳动关系协调与发展实验教学中心,分别于2007、2009年荣获“北京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
2012年5月,学校与“北方凌云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学生实习基地荣获“2012年北京高等学校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单位。
学校高职学院荣获“2012年中国饭店业最佳名校奖”(金鼎奖)。2012年7月,学校“劳动关系协调与发展综合实验教学中心”获教育部“十二五”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称号。
◆教学与管理实现信息化 多媒体教学设施设备覆盖所有教室,教学管理逐步实现信息化,教学条件不断迈上新台阶。
◆多种举措吸引优秀考生 学校积极建立并不断完善学生奖助贷体系,完善学生激励帮扶机制,制定多种奖励措施吸引优秀考生报考我校。
◆推进课外科技活动 近几年来,我校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北京市大学生模拟法庭大赛、北京市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宜信杯”北京市大学生创业设计竞赛、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全国高等院校学生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全国高校文科类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商科院校技能大赛、全国高校模拟集体谈判大赛等竞赛中,1人次获得特等奖、53人次获得一等奖,98人次获得二等奖,92人次获得三等奖。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学与科研
学校现有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2个,北京市精品课程1门;近三年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9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5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项、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题5项。